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
【纲要】良渚玉器数量可观,种类丰富,制作精巧,自成体系,是良渚文化时期生产力水平、社会分工、社会结构、阶级分化及意识观点的集中反应。良渚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史
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重圆圈表示双眼,其间雕琢桥型凸块相联,并以长方形突起表示嘴部;另一类作长筒状,形
①
土的最大的玉琮出土于浙江余杭县反山良渚文化第12号墓中,被称为“玉琮王”(见图一)。
(2).玉璧
玉璧,始于良渚文化,一般制作规整,磨制光明,而且大多光素没有纹饰,其造型特点
是呈扁平圆形,中间有圆孔。此类玉器皆出土于墓中,磨制粗细不一,有的内部尚留有切痕
迹。形体有大小之分,,,厚一般为1~
厘
米。②其他,此类玉器的玉质纯净者少,多有斑斓色彩(见图二)
。
(3).玉戚
玉戚,也有叫玉钺的,但笔者根据多位学者对此的阐述来看,认为玉钺应当是由玉戚、
玉瑁、玉镦组合而成并且在形态上近似于权杖的一种玉器,而玉戚只是是玉钺的一部分。戚源于穿孔石斧,平面呈风字形,两侧边略有内凹弧,左右不对称。戚上部有个小孔,孔径仅
,小孔上方有捆扎和擦痕。
③一般玉戚(见图三)光洁无纹,但良渚反山出土的玉戚
在刃部上角两边均有以浅浮雕和阴线刻的神人兽面纹,
下角均有鸟纹,这些纹饰近似玉琮上
的纹饰。
(4).三叉形器
三叉形器,是良渚玉器中造型最为独到的器物,
其基本形制为下端圆弧,
上端为对称的
方柱体平头三叉(见图四)。根据三叉的顶部平齐与否,大概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中叉短
于左右边叉。中叉的顶部一般钻有竖向直孔,
其左右两叉的上端也钻有小孔,
似乎说明两者
的布置或使用方式稍有区别;第二种,三叉基本平齐。有的左右两叉的上端背部突兀,
有贯
穿的小孔,中叉的背部上、下端也有突块,并钻有贯串的小孔。
④迄今为止,三叉形器仅在
良渚文化散布中心地域的大型墓葬中仅少量出土,而雕琢着神秘、繁缛的纹饰的则更少。
三.良渚玉器的雕琢工艺
良渚玉器是一种达到人类艺术创建极限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远远超越于现今工艺美术概
念上的工匠创建。其在雕琢工具的探索、花纹雕琢、镶嵌技艺以及砣具的使用、钻孔技术发明等琢玉技艺方面的成就斐然,在我国玉器加工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古方:《中国古代玉文化》第61-6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吴诗池、李秀治、周广明:《从良渚文化原始艺术看良渚文化的去处》
社2006年版
③:古方:《中国古代玉文化》第6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王书敏:《良渚文化三叉形玉器》《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
④: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
⑤: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
(1).雕琢工具
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良渚玉器所采用的玉石在矿物种类属于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
其
硬度仅略次于水晶,而且体积较小。在一个没有高硬质工具的时代却能加工出一件件精巧的
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