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余秋雨说文科生.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余秋雨:重现文科的魅力
余秋雨,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文艺理论家,作家。80年代中期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 长,1991年辞去院长职务,开始大规模跨国界旅行考察,出版多本畅销文化散文集。
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就读上海晋元中学、新会中学、上海余秋雨:重现文科的魅力
余秋雨,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文艺理论家,作家。80年代中期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 长,1991年辞去院长职务,开始大规模跨国界旅行考察,出版多本畅销文化散文集。
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就读上海晋元中学、新会中学、上海培进中学,1963年考入上海 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记者:大学文科曾走出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与那时文科的辉煌相比,目前文科教育 似不够景气,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大都集中在理科,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余秋雨:文科教育的确比较明显地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也落后于理工科的教育。其中 有考生质量不高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科多年来落后于社会发展,正在失去时代的魅 力,无法吸引考生和他们的家长。
文科的魅力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人格上、 职业上的社会吸引力。但现在文科毕业生中似乎较难找到可广泛仿效的人,有一段时间文科 的吸引力还来自外语,由于外语的普及,它作为单独的学科也没多大吸引力了。在其他方面, 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可比优势也不大。
记者:你谈的“文科”不是泛指按现行高考划分的所有“文科”吧?
余秋雨:我谈的是纯人文学科,不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缺少吸 引力的原因我想首先是整体文科的落后。这主要表现在文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上,文科 教育最典型的思维方式是记忆性、考证性思维。我们常说某教授水平高,有学问,一般就是 指他肚里东西多,而这些知识都是记忆的,不是创造性的。在电脑普及的时代,这种靠记忆 一门学问里的学术细节见长的学者的力量越来越薄弱,魅力也在减退,创造性方面的空白越 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当一个学科的几个门类都缺少创造性的时候,它的整体魅力就减少了。
记者:文科似乎天然地缺少创造魅力。
余秋雨:也不尽然。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文科的创造魅力还是有的,人文科学、社会 科学都在思考中国现实问题。现在那些理论问题都以为大体解决了,很多人逐步转向做学问。 中国式的做学问,与创新思考有些是不一样的,常常还没有进入到扎实的研究,就回到资料 汇集了,结果资料是集中了,深厚倒也深厚,但就是缺少学科的后劲和影响力。
文科落后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某些方面严重脱离社会的转型。我在文化圈里的时间较 长,感到有些人文学者和社会实实在在的发展关系不是很大,与广大民众最需要解决、最需 要普及的东西的关系也不是很大,他们常孤芳自赏反对流俗,又把流俗与追求小市民的轰动 效应连在一起,觉得什么都不行。其实社会转型期特别需要思想文化的启蒙,需要文化圈与 全民的对话,需要与人文学者与广大民众一起思考许多精神领域的问题,而不是放弃这个责 任。
记者:也有人认为,现在有些文科学者已在相当程度上走出了象牙塔,也在开展社会
批判。
余秋雨:也有少数自认为能够接触社会的中青年快速成为缺少方法论的社会批评家, 总爱把一般意义的社会批判当作自己和社会沟通的主要渠道,议论各种问题看似很尖锐,但 知识结构陈旧,又过于缺少社会批判的精神储备,最典型的是总在一般意义上批判文化的

余秋雨说文科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ajiede
  • 文件大小8 KB
  • 时间2022-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