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
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具备成本低、成功率高、针尖用途广泛等优点。制作的主要步骤:第一,电化学刻蚀金属丝,获得末端针制备方法,能制作多种金属材料的探针,导电性好,末端尖锐,成功率高,适合于AFM、基于AFM的各种电学测量技术、AFM局域阳极氧化刻蚀以及基于AFM的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等。制造成本低,每根探针的材料成本低于10元人民币。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第一,电化学刻蚀金属丝(I),获得末端尖锐的针尖(2);
[0010]第二,采用硅片或多晶蓝宝石片(3)或其它类似物压平靠近针尖末端的金属丝,在光学显微镜的辅助下控制压平金属丝时的预留长度,预留长度为50-5000微米,压平的部分将作为AFM探针的悬臂(4);
[0011]第三,采用镊子或者刀片(5)或其它类似工具,在光学显微镜的辅助下,将针尖末端弯折45-90°,弯折的部分作为AFM探针的针尖;
[0012]第四,用胶水(6)将悬臂粘接到特定的基片(7)上。
[0013]其中,(I)电化学刻蚀金属丝
[0014]电化学刻蚀的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制备多种材料的金属针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刻蚀条件已经非常成熟,获得的针尖末端尖锐、重现性好,并且通过调控刻蚀条件可以方便地获取不同形貌的针尖。本发明采用了电化学刻蚀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电化学刻蚀的优势,可以高成功率、高重现地制备多种材料的金属针尖。电化学刻蚀采用两电极或三电极体系,以待刻蚀的金属丝作为工作电极,施加直流或交流电压,刻蚀完成后迅速切断电压。以刻蚀金丝为例,刻蚀剂为体积比为1:1的浓盐酸+无水乙醇,金丝做工作电极,金环电极做对电极,组成双电极体系,,刻蚀完成后迅速切断电位。获得的金针尖表面光滑,末端尖锐,大于90%的针尖末端曲率半径小于20nm。本发明所用的金属丝的直径范围可以为25-250微米。
[0015](2)采用硅片或多晶蓝宝石片压平靠近针尖末端的金属丝
[0016]将电化学刻蚀获得的金属针尖置于两片平滑的抛光硅片(对于硬度较大的金属丝,可采用多晶蓝宝石片)之间,针尖末端预留一定长度,通过台钳或老虎钳对硅片施压,从而将靠近针尖末端的金属丝压平,获得光滑、平整的悬臂,悬臂厚度与所加压力有关。力常数、共振频率等重要参数与悬臂厚度直接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对硅片施加的压力来调控悬臂厚度,进而获得不同性能的探针。本发明制作的金属悬臂反射性极佳,不需要镀膜,有效避免了镀层对Q值的负面影响,Q值通常高达400左右,保障了 AFM的高灵敏度和低噪音。
[0017]压平针尖时,末端的预留长度也很重要,此部分针尖将作为后续AFM探针的针尖。预留长度越长,针尖越重,会一定程度地降低探针的共振频率。因此,在保证制作过程比较便利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减小预留长度。当预留长度减小到200微米左右时,探针制作仍然非常容易,同时对悬臂共振频率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低。本发明最低可将预留长度减小到50微米左右。对于一些特殊应用,比如液相AFM,为了保障高的Q值,可以只将针

一种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金属探针制备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