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栏目运营建议——孙威敬上拍客分析?源起: 拍客最早可追溯到 2007 年,当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发生大火, 网友将现场视频上传到优酷,并被多家网站转载,成为头条;随后, 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拍客作为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 08~09 年是拍客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博客的兴起,自媒体逐渐成为趋势;视频最为最生动的展现模式,拍客相对独立的身份和视角, 逐渐被社会和媒体认可,并形成了“拍客模式”;即网友亲历热点或突发事件,将内容上传到视频网站,后者将其传播给公众,并由媒体扩散传播,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现状: 随着微博的出现,视频的传播更加快速、便捷,目前各大视频网站都有拥有自己的拍客队伍;在自身平台推广的同时,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扩散传播;拍客也从纯粹的新闻爆料向背景解读、品牌栏目建设等更深层次发展。?未来:占领移动端是 2014 年各大视频网站的共识,如微拍、微录客等产品不断涌现,功能设计上不再单纯以拍摄、上传为目的,逐渐融入了社交功能。拍客分析?产品分析: 简单的说,拍客产品需要具备下面的功能: 拍,特别是利用手机拍摄; 传,将内容上传供审核及推广; 分享,将内容分享到新浪微博等平台,进行扩散传播; 社交,作为未来产品发展趋势,各方已达成共识,但尚无标准模式。?优酷是国内最早做拍客的视频网站之一,下面以优酷拍客为例,对主流拍客软件做一个简单分析。案例分析: 优酷拍客?拍: 布局中规中矩,符合用户习惯,同时提供了滤镜等优化功能; ?上传:考虑到视频文件比较大,上传成本较高,允许用户将视频保存在手机,与其他软件限制拍摄时长相比,这种设计更体贴。案例分析: 优酷拍客?分享: 用户可以在广场中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只是一种信息推送,并未在其他平台上形成有效的传播。案例分析: 优酷拍客?社交:用户可以在首页中看到好友上传的最新内容,但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分享,就算可以评论,也不能称之为是社交行为;因为用户并未像微信朋友圈那样,形成非常强的关系网。小结:拍、传、分享这些功能方面需求比较容易满足;但社交,或者说让用户在平台上形成强关系,目前看比较困难。视频用户属性分析分析完拍客,我们再对互联网视频用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研究用户的性别、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生活状态、地域分布、兴趣爱好和使用习惯等;只有了解用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统计时段为 ~ 月视频用户属性分析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统计时段为 ~ 月小结:从数据上看,目前网络视频主要受众特点可归纳如下: 年轻化( 20~35 岁, 90 后居多) 高学历(近七成接受过高等教育) 单身(近半数未婚) 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广东、浙江及北上广用户近五成) 视频用户习惯分析用户对哪类节目感兴趣、什么时间段收视率最高,是招募拍客、制定运营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统计时段为 ~ 月视频用户习惯分析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统计时段为 ~ 月小结: 3~5 分钟的原创视频最受欢迎; 5分钟左右的新闻拍客视频,必受网友青睐。
拍客栏目运营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