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泽
鲜樱桃红的牛肉色泽被认为是最佳肉色,一般用色调值(L、a、b)来表示颜色,色调值的L是亮度,受肌红蛋白含量和肌肉中沉积的脂肪含量影响,肌肉呈鲜红色,再沉积脂肪,就会发出光泽;a表示红度,肌肉红色直接由肌红蛋白的含量决定,同时还受位。
由于影响嫩度的因素很多,所以测定程序必须标准化,结果才有可比性。比如取样时间、部位、加热方法、测试样品的大小等,关于肉嫩度的剪切力测定法,可以依据农业部行业标准NY/T1180—2006,利用剪切力测定仪测定。
4.脂肪色泽和质地
脂肪色泽以白色到淡奶油色为宜,质地较硬为最佳。脂肪内的色素以来自饲料胡萝卜素为主,脂肪颜色受所喂饲料的影响,饲喂麦类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的饲料,脂肪呈白色,饲喂玉米时,脂肪一定程度上呈黄色,饲喂蒸气压片玉米,因为类胡萝卜素在加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因此脂肪颜色较白。在饲喂大量的青绿饲料或者放牧饲养时,脂肪呈黄色,而且质地变软,甚至带有牧草味,对于生产高档牛肉,这种情况就需要经过
3~4个月的修正饲养进行脱色和减少牧草味。对于牧草饲喂量多、饲养期长、月龄大的牛,修正时间还要适当延长到5个月。脂肪颜色用色差计测定非常方便。
5.多汁性
多汁性是影响牛肉食用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汁性较可靠的评测是主观感觉评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开始咀嚼时根据肉中释放出的肉汁的多少;二是根据咀嚼过程中肉汁释放的持续性;三是根据在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的多少四是根据肉中的脂肪在牙齿、舌头及口腔其他部位的附着给人以多汁性的感觉。
牛肉的多汁性和脂肪的含量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牛肉的多汁性和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因为脂肪除本身产生润滑作用外,还刺激口腔释放唾液。
6.风味
牛肉风味主要由肉的滋味和香味组合而成。滋味主要是牛肉经过成熟(排酸)过程,肌肉中核糖、蛋白质分解,产生与提升浓厚滋味的肽和增强鲜味相关的游离氨基酸,例如呈鲜味的谷氨酸钠(MSG)和肌苷酸(IMP),呈酸味的乳酸和谷氨酸等,呈甜味的葡萄糖、核糖、果糖等;MSG、IMP和一些肽类除了给牛肉赋予鲜味外,同时还增强甜、咸、酸、苦四种基本味。MSG、IMP既是牛肉的鲜味物质,也是牛肉风味增加剂。
牛肉中决定香味的物质多种多样,牛脂肪中含有内酯类香甜物质,是牛肉特有的香味物质,与饲喂的饲料关系密切。另外,饲喂牧草时的特征性变化是萜类化合物的增加。饲喂青草可以增加人们形容的具有“草味”、“干草味”、“纸箱味”的植烯和钻木摩擦味“焦糊味”的新植烷等。
影响牛肉风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饲料、氧化三种因素。例如作为炖牛肉的特征性香味物质,已鉴定有12-甲基11醛,该物质是在加热牛肉时由磷脂的缩醛磷脂产生,肉中的生成量随牛的年龄增加而增加,已经确认来自瘤胃微生物。该物质在采食纤维素饲料多的经产老牛肉中含量多,适合炖牛肉。
7.系水力
系水力主要是衡量肌肉保水性,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其保持原有水分的能力。所谓的外力指压力、切碎、冷冻、解冻、贮存加工等。肌肉系水力可分
为三个方面:系水潜能、可榨出水分和自由滴水。系水潜能表示肌肉在外力的影响下保持水的能力,用它来表示肌肉滞留水分的最大能力;可榨出水分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从肌肉中榨出的液体量,即在测定时所释放出来的松弛水量;自由滴水量指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条件下,肌肉的液体损失量,即滴水损失。
系
牛肉常规检测的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