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方言民谣分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庆方言民谣分析
80后小伙将老民谣配上新颖的弹唱,专家表示,这样的创作让民谣焕发青春,值得鼓 励。
一首简单的老重庆民谣,配上新颖的弹唱方式,让网友直呼“亲切又清新”。昨日, 微博上一首由80后重庆小伙自弹自唱的民谣,因其独具特色的重重庆方言民谣分析
80后小伙将老民谣配上新颖的弹唱,专家表示,这样的创作让民谣焕发青春,值得鼓 励。
一首简单的老重庆民谣,配上新颖的弹唱方式,让网友直呼“亲切又清新”。昨日, 微博上一首由80后重庆小伙自弹自唱的民谣,因其独具特色的重庆方言,配上新颖的弹唱 方式和卡通画面,迅速被网友热传,也再次唤起大家对重庆民谣的关注。
重庆小伙唱
清新版《青菜萝卜菜》
老重庆民谣《青菜萝卜菜》
青菜萝卜菜,蒜苗嘛豌豆尖。
长得逗人爱噬,油菜白菜头。
我亲手种的菜,装满了青竹篮。
送到外婆家睡,油菜白菜头。
外婆接过菜,笑得眯眯甜。
夸我多能干睡,油菜白菜头。
这首就是网友张松涛一优客伙计”在微博上传的自弹自唱的重庆民谣,总共不超过 2分钟的歌曲,用重庆话唱得独有特色,歌词朗朗上口,曲调轻松活泼。很快吸引上百人 转播。“说实话没听过,但是好听。、“重庆话也可以这么小清新!”、“重庆言子很 亲切!”成为网友评论中用得最多的语句。而微博实名认证为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主 持人、国际广播电台《老外看点》主持人“爱尔兰的董默涵”也在留言中直呼“太棒了! 喜欢”。
昨日,身在北京的演唱者张松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今年30岁的张松涛是地道重庆 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目前在北京一家教育机构做英语老师,平时除了上课之 外还创作歌曲、搞乐队。“重庆的老民谣很多,《青菜萝卜菜》还是我小时候在歌舞团学 唱歌时听到的。”他称,小时候学会之后就再也没忘记过。用重庆话来唱,保存重庆口 音,加入重庆言子等特有的文化形式,唱起来朗朗上口……张松涛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民 谣听上去很“土”,但是在他心中,民谣很有自己的风格,只要用流行的元素稍作改变, 就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他把这首民谣唱得很小清新,放在微博上之后,一下就火 了。
那些年 我们遗忘的重庆民谣
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重庆民谣呢?在采访中,大多数80后、90后年轻人向记 者表示,对重庆民谣了解很少,几乎不怎么听。北京财经大学读大四的重庆男孩李世豪听 完《青菜萝卜菜》后告诉记者,平时几乎不听民谣,自己中意的是欧美流行乐。“不过在 微博上听到这首改编的重庆民谣,其实挺好听的,很亲切。” 90后重庆女孩龚梦颖也直 言,自己从没听过重庆老民谣,对民谣不了解也不喜欢。
那些年的重庆民谣,你听过多少呢?重庆音协副主席张永安表示,重庆的言子多如牛 毛,但很多并不是“民谣”,民谣有自己的格式,虽然短小,但背后一定有一个历史背景 和时代情感。他也给记者举了两个民谣的例子。
《栽秧田里行对行》
栽秧田里行对行,一对鲤鱼来歇凉。
大的捉来高挂起,小的捉来过端阳。
《石头重如牛》
石头重如牛,抬起难得走。
心想打碎它,老板在后头。
不过,记者将这些民谣给一些重庆市民听了一下,在一个重庆大学生毕业群里,年龄 最大的29岁,最小的22岁,无一例外的称“从未听说过这两首民谣”。张永安告诉记 者,这两首民谣曾经在忠县一带流传甚广,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民间都以传唱这种很具有 地域

重庆方言民谣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60287****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2-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