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赵双艳.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有感赵双艳在读苏萑姆林斯基《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引起我很大的兴趣与思考。一次苏萑姆林斯基去听一位教师的历史课, 这堂课讲的非常成功。于是他便问这位教师: “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 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教师说:“我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这节课的”。我很奇怪: “怎么用一生来备一节课呢? ”我在书里找到了答案: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 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这段时间阅读《羊皮卷》, 我有了更深的感触,教书育人确实需要自身的顿悟,自身的感知,让自己先感知美,才能对孩子有美的渲染。苏霍姆林斯非常重视师生的读书问题, 这本书有一百章, 大约有 400 多处提到读书。他认为师生读书可以解决太多的问题。我也深有同感, 这段时间明显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语言的匮乏,头脑的不调理……, 所以这段时间我更加注重自己静静的读书,在边读书时我感觉我的大脑又活了过来,不断地有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的产生。有一段话: “一位不读书的教师,难以以身作则教导学生热爱读书。如果教师长年不摸书本, 如果从学校走出的学生们除了会做练习题, 所有的好书与他们无关, 这是多危险的事啊。遏制这种危险的蔓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老师们先捧起书本。”可见,教师读书问题已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小处来说是教师本身工作的需要, 大处来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 有人曾说: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 是一种自我教育, 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方法,

赵双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7-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