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一实验专题
试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 实验目的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会用纸带求速度及根据v-t图象处理数据.
二、 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
电火花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不用测量或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时间间隔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
a, b直线,在t1时刻()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 可能的原因是()


二、非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I-*—5— .90 -^1-*———H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
间隔为
A、B、C、D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B两点的间距s=; C点对应的速度是(计 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
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若所用电源 频率为50 Hz, A、B间距离为265 ,共13个点迹, 历时 s,位移为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在研究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中,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试根据纸带求解以 下问题:
O A B C D E F
. • • • • • •
— : v—: : : ''福心
——: : : : 单位:cm
: : :
: :

气垫导轨
⑴相邻计数点间
间间隔是多少?
V :
BD段对应的平
遮光板和光源、感光器度是多大?
9.
打C点时瞬时速度是多大?
,滑块 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 个光电门的时间为乙t1 =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乙t2 = s,已知 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大小.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打下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1、
2、3、4、5、6共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
间的距离分别是 S1=、S2=、 S3=、 S4=、
S5=、S6 =,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5=m/s, 小车的加速度a=m/气(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 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记AB=x1,BC=x2, CD=x3,DE=x4,EF=x5,FG=x6。求小车的加速度以及打下F点时小车的速度。
4 m
■ i

1 "

, <
6-80cm

cm
■ N
H C D E F G
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 、1、2、3、4、5、6共七个计数 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S]=、S2=、S3=、S4=、S5=、S6 =,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计算小车加速度的公式是 a=,代入数据得a=,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 的瞬时速度V5=m/s。
i 0 1 ~~2 3 4 5 6~~(
]■ ■ ■ ■ . . ■ J
匕虫二11升 L HF1 L ―~-——
Si Sa S3 S4 S5 S&
实验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进一步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257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