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
鲁子问
小学与初中的理想衔接形态
最理想的衔接形态是:无缝衔接。
无缝衔接需要衔接各方的共同努力,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需要小学主动的上行衔接与初中诸多的下行衔接。
上行衔接:6年级主动接近初中的教学目标、内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
鲁子问
小学与初中的理想衔接形态
最理想的衔接形态是:无缝衔接。
无缝衔接需要衔接各方的共同努力,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需要小学主动的上行衔接与初中诸多的下行衔接。
上行衔接:6年级主动接近初中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下行衔接:7年级主动接近小学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小学与初中衔接的现实
小学老师一般不了解初中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初中老师不熟悉小学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而且,小学6年级一般不主动按照初中要求进行复习巩固,初中7年级也不主动根据小学基础差异进行基础平整。
衔接一要相互进行,二要相互了解,三要允许长时段衔接。
我们先从相互了解开始。
小学最后一个模块
小学最后一个模块
小学最后一个模块
初中第一个模块
初中第一个模块
初中第一个模块
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形态建议
6年级、7年级相互沟通,相互听课,集体备课,交换试题,开展有目的的衔接教学
6年级全年级教学要有衔接意识,6年级下学期集中复习巩固,不少于1个月
整个初中段要求小学基础意识,7年级开始要集中平整基础,不少于1个月
小学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有明显的衔接:
短对话开始(初中对话其实比6年级对话还容易)
图片帮助下的活动与理解
语言结构难度衔接(初中比6年级略低)
有明显的提升:
初中教材图片明显减少
初中有短文课文
初中有很多语法、词汇笔头练习
初中有明确的语法、learn to learn、文化等栏目
小学与初中的目标衔接
小学目标:兴趣优先,听说为主
初中目标:知识能力优先,听说读写并重
必须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英语听说能力尽可能快、尽可能不损失地迁移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把已有的词汇认读能力迁移为词汇拼读能力
小学与初中的目标衔接建议
小学上行衔接目标:
应夯实稳固的基础:200左右会运用的词汇,100个基本语句(陈述、否定、疑问),基础语法运用能力(能说明现在、理解故事)
初中下行衔接目标:
应在小学基础上合理分配三年教学目标,不能把所有目标要求在初一就达到,尤其是技能目标、测试目标,不能按照中考的目标要求初一衔接教学
小学最后模块与初中第一模块主要学习目标比较
小学与初中的内容衔接
内容衔接的重点:基础
无论小学学过几年,学生达到怎么水平,衔接的目的都在于建立扎实的基础
小学复整基础的衔接教学的特点是基础性,不要求高度,只要求深度(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
要求100%的学生100%地掌握基础目标,基础内容不能60分就及格
小学与初中的内容衔接教学
6年级要在全年级分配时间和精力,重点复习确立不少于100语句、200词汇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巩固全面的听说能力,不要平均发力
整个初中要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轻重,比如词汇,初中不要求全部1500词达到运用能力水平,只有300词需要达到运用水平
6年级要注意开展基本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学
7年级要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策略的培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不是一下子转变的
小学与初中的评价衔接
评价理念:
小学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之总结性评价
初中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辅之形成性评价
评价方式:
小学采用评价能力的活动题型
初中采用评价知识与能力的总结性评价测试题型与结构
小学与初中的评价衔接建议
7年级要了解小学评价的先进目标与题型
6年级要了解初中评价的先进目标与题型
6年级采用能力评价为主的活动测试题型,适当借用有效的非活动题型的试题,比如故事阅读理解的题型、听力题型
7年级要引导学生家长、学生自己逐步从小学评价标准向中学评价标准过渡
小学与初中的方法衔接
小学是面向全体、面向基础的教学,必须保证全体学生达到衔接目标,关注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
初中是面向全体、面向基础、双向出口的教学,要保证双向目标的实现
小学的教学以形象思维的感性活动为主
初中的教学以抽象思维的理性认知为主
小学与初中的方法衔接建议
6年级要深度分析学生基础,确定从感性活动向理性认知转折的教学方法
7年级要确定门槛基础,找到足以建立基础的坚实之地,确定理性认知与感性活动共通的教学方法,逐步过渡到理性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关注基本内容,形成新的水平面,作为以后教学的基础
找到可能的高度,作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合作学习
小学6年级(第8册)第10
鲁子问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