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
白海荣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Reference】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力,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分资源;(2)土壤和土地资源———土地和其土壤,拥有的生产量的独特属性视为一种自然资源的生产性;(3)植物性食物资源———牲畜草料;(4)水资源———水用于农作物灌溉和牲畜。很多时候,自然资源排放非生产领域,或直接消费。这一点,以上所有的资源环境(野生动物,渔业构成狩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对象)都在其区域内。
3.自然资源的内含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按自然资源的增值性能,可分为:(1)耗竭性自然资源。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称为可耗竭资源。耗竭既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资源的蕴藏量为零的时候,就达到了耗竭状态。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是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金属等矿产资源。不过,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程度是由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只有当资源的回收利用成本低于新资源的开采成本时,回收利用才有可能。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消耗掉了。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耗竭速度必然快于
其它资源。减缓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耗竭速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2)可再生自然资源。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许多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甚至不断增长。(3)相对(不完全)可再生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恢复的历史周期长,其可再生能源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类消费量。再生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自然资源。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类型的资源是极其脆弱的,需要特别小心保护。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表面淡水储量的土地集中不均,在大面积中,有一个适合于饮水系统的水短缺。特别是遭受缺乏水和半干旱区水使用不当(例如,超过自由水的自然补给量的水提取)往往伴随着由水含量的快速和灾难性的枯竭。因此一些地区水资源允许提取需要准确计数。
三、自然资源经济评估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估在经济地理学概念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占据了突出地位,成为当代问题之一。审议这一问题导致的结论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更深入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的相关性。在这方面,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是确定经济评价概念的内容、流程,建立标准反映现实的本质。由于地壳地理分化的性质这一事实,以价值计算,是中性的,并不能得到任何使用的评价标准。评估的价值标准,其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性质的确定需要申请。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意味着运用经济标准,即比较自然因素的性质和实际的人类活动的要求来进行评估。长期以来作为对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的内容,被认为是这些天然资源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来源属性的区域差异影响的概念之一,即经济的天然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评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使得有必要以容纳体积差异作为资源价值的对象。提出考虑使用这种资源及其空间组合的相对成本效益,其性能上的差异用有区别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总成本作为评价标准。特定类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国家使用它的经济效果所确定的。这种程度的影响是由大多数地理分化类型的资源所需费用的大小来确定,它反映了当前每个阶段生产与资源满足他们的需求和能力关系的具体结构。
1.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矿产资源包括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和不断扩大的矿产产地的天然物质提取和后续加工,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是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单个对象———矿藏,在理论上的概念包括在地壳等领域,是各种地质过程发生变化时矿物质的积累,用于工业用途时在数量,质量和模式等方面是由经济(商业)的价值所决定的。然而,大多数的地质和地缘经济活动由下列参数来进行评估:(1) 该领域的规模,其总储量的定义;(2) 矿产质量(物质组成和技术性能);(3)生产力的主要能力,蕴藏在这些矿产储量中的集中程度;(4)利用存量开采条件;(5)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此外,考虑到这种类型资源和经济的重要性及稀缺性,计算通过其经济价值的矿产储量被划分成两组。平衡储备,在使用经济上可行的和设计满足设置在室内的储量计算;资产负债表的储备,是目前用在经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