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心得600字
篇1:散文朝花夕拾阅读心得600字
暑假中,我读了一本颇好玩味的散文――《朝花夕拾》,在不知不觉中,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它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最密切的挚友,一个似曾相识的老友。
《朝花夕拾》,听名字暗现实,是为了唤醒当时庸俗麻木的世人。在那样的社会里,好人为了自保,常常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进而变得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像书中的孔乙己、阿Q,他们的本性都是和善的,然而孔乙己为了生存而偷盗,阿Q为了活着也变得同流合污。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小说,那些人,那些事,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再一一进行无情的鞭笞。书中的底层人物,他们自知生活的苦痛,可面对黑暗势力的残酷压迫,他们却又逆来顺受。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节,读过他的书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喜爱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深钦佩鲁迅先生的为人。社会黑暗,在整个文人阶层“万马齐喑”的时候,鲁迅先生独树一帜,用文章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用文章去唤醒稍有良知的中国人。
联想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依旧有着众多的庸人,他们冷漠、麻木,对什么都缺乏热忱,他们笃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比如在公交车上,不少的年轻人见到老人、孕妇都会把头扭到一边,装作什么都没望见,连基本的公德心都没有了。有些人更是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充溢了竞争的压力,帮助了别人,自己就会多一份压力。试问,在人性丑恶依旧存在的世界中莫非就不须要“呼喊”了吗?“呼喊”确定是须要的。
我们常说“好读书,读好书”,假如不是《呼喊》,或许我还是个不爱看书的孩子,更不用说“读好书”。邂逅《呼喊》,我不敢说收获颇多,但是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在于自我激励:即使面对残酷现实也要做一个正直的、敢怒敢言的人!
篇3:朝花夕拾阅读心得感悟600字
当时翻阅书目时,第一眼就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有了想看看这个《二十四孝图》的想法,我就是想看看这二十四个孝子是怎么样实行自己的孝道的,那层面我认为应当很感人吧。可是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读了这《二十四孝图》,我并没有被感动,取而代之的却是生气,震惊,生气。例如“郭巨埋儿”吧。郭巨因为家里穷,便确定把刚诞生的第三个儿子埋到已经去世的父亲的墓里,当陪葬品。他被抱在母亲的臂膊上,而父亲正在挖坑打算埋了他,这是多么的可悲啊!幸好后面挖到了黄金,不然都不知道那孩子该怎么办。这简直就是把肉麻当“好玩”!
还有一个让我反感的就是“老莱娱亲”了,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玩闹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怀里的小孩子,是有多大的差别啊!老莱本应当拿一根拐杖,安度晚年,却拿着拨浪鼓,还在地板上像小孩子一样玩耍,真是恶心啊!这简直就是装腔作势!这样并不能讨父母高兴,反而羞辱了孩子。这简直就是“扭曲了前人,教坏了后人!”的行为!
这就是孝吗?错,大错特错。这是他们借着孝来实现自己的私念而已。可见,这摧残性命的“孝”是多么可怕啊。一个个多么无辜的性命就这么的没了。
这些这是以前残酷的社会的冰山一角
《朝花夕拾》阅读心得6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