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贤妻良母主义”与女子师范教育.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贤妻良母主义”与女子师范教育贤妻良母主义与女子师范教育早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家族观念中就体现了对贤妻良母的认同, 《女则》、《内训》等著述深刻影响了女子在传统社会的角色和定位。到了近代,贤妻良母主义在中国正式提出,其标准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1] 女子师范教育对提高女性素质有显著效应,因而是清末政府和民间兴办女学的排头兵, 反映着社会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当时人们认为女子师范教育是在女学中确立家庭教育为本的正本清源之道, 其性质和功能对于传播贤妻良母主义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 1907-1916 年女子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变革进行考察, 探求贤妻良母主义在女子师范教育中的角色及其成因。一、贤妻良母主义与初期课程设置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 清政府颁定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以下简称《章程》) ,标志着女子师范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章程》在开篇就明确指出,女子师范学堂以养成女子小学堂教习, 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 期于裨补家计, 有益于家庭教育为宗旨, [2] 着重强调了女子所接受 2 的师范教育应在很大程度上为家庭生活服务, 从而奠定了贤妻良母主义教育的基调。总要共计十条, 其中一、二、四各条系关于训育者, 与男子师范绝然不同, [3] 它们突出了晚清政府对传统女德、妇道的重视, 并进一步说明了女子师范教育应达到的目标培养贤妻良母。如第一条总要规定: 今教女子师范生务时勉以贞静、顺良、慈淑、端俭诸美德, 总期不背中国向来之礼教与懿媺之风俗至于女子之对父母夫婿,总以服从为主。[2] 在教育宗旨与总要的指导之下,《章程》还具体规定了女子师范学堂开设的学科以及四年间每星期的课时。就学科设置而言,女子师范学堂共开设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等 13 门,较之男子初等师范,家事、裁缝、手艺等科目独属女学, 且修身课只重女教。而就此来看, 其实质完全属于贤妻良母的培养模式,以期使女性养成传统女子之德性,于夫毕恭毕敬、完全遵从, 于子温柔慈爱、教导有方, 于家勤勉节约、心灵手巧。同时, 我们从《章程》所规定的课时数中也会发现, 上述几门课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四年均超过了四分之一。总之,在课程方面, 《章程》一方面反映出晚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实行的是男女差异化对待, 开设了一些适合女性学习与本文由论文联盟 收集整理掌握的实践型课程; 而其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希望 3 女子的学习重在传统德行与家事技能的养成, 女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批合格的贤妻良母。除此之外,《章程》在女子师范学堂的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上也体现了贤妻良母主义教育的内容。如选女子师范生入学之定格, 须取身家清白、品行端淑、身体健全, 且有切实公正绅民及家庭为之保证,方收入学学生当一律布素(用天青或蓝色长布褂最宜) ,不御纨绮,不近脂粉, [2] 这就从入学条件及在校着装方面对学堂的女生做出了极具传统倾向的要求。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学部奏遵议设立女子师范学堂折》中依旧重申女子师范教育要务期遵照臣部《奏定章程》语言行事力戒新奇, 即一切服饰皆宜恪守中国旧式, 不得随俗转移。并责成国文、修身教习选取经史所载烈女嘉言懿行,时时与之讲授,以培根本。[4] 《章程》是女子师范学堂设立的法律性文件,既代表着政府对女子师范教育的整体设想, 同时也决定着各地女子师范学堂的设立与运行。总的来看, 晚清时期的女子师范学堂, 无论是其立学总义、教育要旨, 还是学科设置、课程目标,抑或是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都特别注重为女、为母、为妇之道, 希望用一种形式来约束女子的思想行为。[3] 晚清女子师范学堂充斥着传统的女子教育内容, 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主义教育, 其实质就是要使女性以家庭为中心,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着力塑造一群符合传统儒家文化要求的贤妻良 4 母。二、进步与保守并存的改革民国建立后, 所有女子师范学堂更名为女子师范学校, 并多次调整了课程设置。 1912 年1月, 《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师范学校之学科目为修身、教育、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法制、经济、习字、图画、手工、音乐、体操。[5] 同年 12月出台的《师范学校规程》指出: 女子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之学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习字、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家事、园艺、缝纫、乐歌、体操。[6]1916 年1 月颁布的《修正师范学校规程》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女子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之学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习字、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家事园艺、缝纫、乐歌、体操。[7] 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民国初年女子师

“贤妻良母主义”与女子师范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