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发英语乡土教材的探索摘要:教材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物质保障。乡土教材是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联合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它可以弥补国家统一教材的弊端和缺陷。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乡土教材的意义、内容和开发过程等。关键词:英语乡土教材、意义、内容、开发过程引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英语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进行课程改革的物质保障。开发英语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把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及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把英语教学与乡土文化有机地结 2 合起来, 激发学生用英语说家乡, 用英语宣传家乡,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品质。英语乡土教材( Local Real-life Teaching Materials ) 是一种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学生实践、学习和兴趣需求的课程资源。它不一定非得是一本教科书, 它可以是报纸、杂志、活页材料或者是新闻纪录、图片等音像资料。主要用英语介绍当地的习俗习惯、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乡土艺术、地方特产等, 弥补统一教材的不足, 为当地的英语教学服务。一、英语乡土教材的意义及内容英语教学在重视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中国本土文化意识, 因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宣传我们自己的灿烂思想和文化。学英语不是单轨道的语言文化的输入,而是双轨道的,既需输入又要输出。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有利于宣传我们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它既能为当地学生和外国人交流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有趣的话题,也能为外国朋友了解当地打开一个窗口。 3 研究表明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既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客观需要, 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国家统一教材尤其是英语教材并不总能提供真实的生活学习材料。每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生产建设等。因此, 使用统一教材很难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使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 同时也能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8] 再者学生熟悉自己的家乡, 热爱自己的故土, 在学英语时很乐意学一些关于自己本乡本土的东西。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他们在说和写的时候又苦于无法表达。编写具有地方特色英语教材,既服务和充实课堂教学同时又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也能为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心理学认为早在婴儿时期,人就具有言语探究的活动──用自己掌握的言语向他人询问,求解。[5] 言语只能通过适当的练习实践才能掌握, 这种实践可以直接进行, 也可以在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6] 学生学了英语之后, 有一种潜在用英语表达的渴望, 可是身边熟悉的东西却不知道从何谈起,输出的英语往往是汉语式的。例如: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口语或书面表达时,同一个当地的地名、河流、山丘、小吃名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可能会出现 4 多种不同表达, 可以说在学生的英语输出过程中, 不管是在语音、语法或是在语用方面, 不规范的英语无处不在。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和知识背景, 使学习材料具有实际意义, 使学生通过标准语言实践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断地体验学习的进步, 这样他们才能乐学、爱学、会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与探索。课堂任务英语教与学的关键在于语言实践,在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当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等。任务教学强调教学过程, 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7] 因此教师不能撇开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任务强加给学生,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构建意义, 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不要以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就是多搞一些双人或小组对话, 或做一些模仿教师和课文角色的演示型对话, 因为这些是没有交际意义的, 已经预设好答案的问话会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考虑老师想听什么而不是考虑在真实交际中该说什么才合适。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对话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大打折扣。 Ellis 的研 5 究还发现, 当学生们对某个话题能真正展开讨论时, 其运用到的语言、技能和策略要比单纯做练习时丰富得多。[4] 英语乡土教材有助于学生把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与国家统一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活学活用,提高学习效率。下
开发英语乡土教材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