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广西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小议广西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摘要:广西是我国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上千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了解广西岩溶地质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广西岩溶地质;地质灾害;特点;预防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的地貌属于东南沿海丘陵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多以山地为主,%,地貌以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为主,大部分山体坡度较大,高低海拔悬殊。而广西的岩溶区还有遍布面广的特点,在全区4个地市的33个县中,都属于岩溶区,,%,占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的17%。因此,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岩溶地区实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了全广西地质防治中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一、广西岩溶地区的特点
岩溶塌陷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一般来说,岩溶塌陷可以分为基岩塌陷和上覆土层塌陷这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由基岩洞穴发展成的塌陷常产生深达十几米到数百米的井筒状塌陷漏斗;由土洞发展成的塌陷,也产生深几米到几十米的圆形塌陷坑。岩溶塌陷在我国广泛分布,而广西是我国岩溶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资料统计,从1999年开始进行地质灾害统计以来,广西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点就超过了15000处,其中大部分为较为不稳定的隐患点。遍布面广、隐患多、频率高等特点,是广西岩溶地区最为主要的特点。
此外,在广西岩溶地区,还聚居了瑶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等小数民族,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上多种地质灾害的破坏,如泥石流、地面塌陷、水源漏失、旱涝交迭、土壤瘠薄、石漠化、岩溶渗漏等,使得这片岩溶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生态退化→贫困→生态进一步退化”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因此,做好岩溶地质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广西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在广西岩溶地质灾害工作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是减低灾害发生影响程度、减少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步骤。
广西岩溶塌陷地区的预防措施
要有效地预防岩溶塌陷,首要工作就是要查明塌陷的成因,以及导致塌陷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岩溶塌陷的发生。
一般可以采用设置排水系统、进行地表河流的疏导和改道、填补河床漏水点或落水洞、调整抽水井孔布局和井距、控制抽水井的降深和抽水量、限制开采井的抽水井段、重要建筑物基底下隐伏洞隙的预注浆封闭处理等方法来进行预防。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要设法避开岩溶易发区而开展建设,如果无法避开的话,就要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围岩溶发育情况,对岩溶塌陷易发区进行特殊地基处理,方能进行正常施工。
而对于一些线状工程,如果实在无法绕避岩溶塌陷易发区,如我国中南和西南岩溶地区的公路、铁路,为减轻岩溶塌陷的危害,必须在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围岩溶发育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避重就轻、兴利防害的原则,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如果要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进行施工建设,那么路线要尽可能地选择在难溶岩分布地段进行。且施工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小议广西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