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英委婉语对比分析.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英委婉语对比分析.doc汉英委婉语对比分析论文导读: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 是语言变化的潜在机制之一。本文拟从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文化内涵及语用功能的角度, 结合实例, 对汉英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做一对比和探析。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都是一致的,主要包括避讳, 避俗,礼貌,掩饰和褒贬等功能。关键词:委婉语,生成机制,文化内涵,语用功能 1 引言英语委婉语(euphemism) 一词源于希腊语,词头“ eu- ”的意思是“ good, well (好) ”, 词干“-pheme ”的意思是“ speech ( 言语)”, 整个字面意思是“ words of good omen ( 吉言)”或“ good speech (优雅动听的说法) ”。牛津词典从语义学角度给委婉语下的定义: Substitutionof a mild or vague or roundabout expression for harsh or direct one; expressionthus substituted (New Edition of the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 2004 ). 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我》中写道:“民间俗讳, 各处有之, 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翻, 以箸为快儿, 幡布为抹布; 讳离散, 以梨为园果, 伞为竖笠; 讳狼籍, 以榔缒为兴哥; 讳恼躁, 以谢灶为欢喜。西方学者也很早就对委婉语现象进行了研究。早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作家 e Blunt 就在英语中首次引进了 euphemism 一词, 并给了这样一个定义: (Euphemism) is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a bad word. ”( 束定芳, 1989)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变化的潜在机制之一。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论文参考网。要揭示委婉语使用中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跨文化对比无疑是最可取的方法之一。本文拟从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文化内涵及语用功能的角度,结合实例,对汉英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做一对比和探析。 2 汉英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心理基础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射,那麽委婉语更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委婉语反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忌讳”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委婉语起源于人类文明的早期,那时人们对好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释, 转而迷信鬼神, 有关鬼神的话题都成了禁忌语。至维多利亚时代中期, 人们甚至不敢提起已故者的名字, 而小心翼翼地以 the departed, be no more 取而代之。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穷、老、病、死的惧怕心理使得大量的委婉语应运而生。英汉无一例外。两种语言中关于此类的委婉语不胜枚举。例如, pass away (die ), senior citizen (old people ), 汉语中的去世,安息(死) ,高寿(老年人)。“礼貌”也是产生委婉语的另一重要心理基础。“忌讳”是对不“快”的事物的回避,“礼貌”则是对不“雅”的事物的回避。 .社会文化因素“一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区、特定社会所产生和流行的委婉语就是这个时代、地区和社会的

汉英委婉语对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