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取暖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取暖器
顾建平 古人冬天是怎么取暖的呢?今天习惯使用空调、电热器的人们可能不太清楚。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用铜或铁制作而成,外面再加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他物燃烧,这种取暖方法既安全又美观。此外,古代取暖器
顾建平 古人冬天是怎么取暖的呢?今天习惯使用空调、电热器的人们可能不太清楚。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用铜或铁制作而成,外面再加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他物燃烧,这种取暖方法既安全又美观。此外,熏炉、手炉、足炉等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取暖器具。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供室内取暖用。《艺文类聚》卷七十引用汉?刘向《熏炉铭》说:“嘉此正器,崭若岩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盆,中有兰绮,朱火青烟。”1953年,在江苏宜兴晋朝周处墓内发现了一件熏炉,上部镂空,顶上有一立凤钮,造型精美。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有《雪赋》赞熏炉曰:“燎熏炉兮柄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到了唐代,冬天早朝时,皇宫内大殿里也设有熏炉。熏炉又称“暖炉”、“红炉”,一般富裕人家也有此物。大诗人白居易的《晚起》诗云:“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后蜀词人欧阳炯《菩萨蛮》词云:“红炉暖阁佳人睡。隔帘飞雪添寒气。”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别春炉》诗为证:“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熏炉外罩笼,名叫“熏笼”,古代为宫中的珍物。《太平御览》引《东宫旧事》说:“(晋代)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熏笼二、大被熏笼三、衣熏笼三。”白居易在《后宫词》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手炉是暖手用的小火炉,呈椭圆形,里面放火炭或者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精巧玲珑。古代宽袖大袍,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清人张劭在他的《手炉》诗中写道:“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

古代取暖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