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儿童的人际交往
6/11/2022
1
在发展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要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这两种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哈吐普(Hartup, 1989)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发展的趋势
1、 婴儿期
当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成功地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时,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2、简单交往阶段(1—)。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常常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
这时,儿童产生了“社交指向行为”---婴儿意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他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6/11/2022
9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3岁)。社会交往更为复杂,模仿行为已经普遍出现,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游戏。如一个逃,一个追。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时,还伴有消极的行为,如打架、揪头发、抓脸和争玩具等。
16—18个月是个体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6/11/2022
10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 学前期
布朗恩特研究表明:来自能为儿童提供更多与同伴接触机会地区的儿童发展了更好的社会技能。在这个分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能够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同伴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并且这时的儿童还可以参加由几个儿童同时加入的集体游戏,而不只是两人游戏。这样,儿童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有了显著的增加
6/11/2022
11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3、 童年期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地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
(。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
6/11/2022
12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友谊的发展过程
塞尔曼提出的儿童友谊发展个阶段:
友谊关系不稳定阶段
单向帮助阶段
双向帮助阶段
亲密的共享阶段
6/11/2022
13
6/11/2022
14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儿童的同伴团体
儿童的同伴团体是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对儿童的个性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同伴团体
有组织的集体 自发团体
亲社会 非社会 反社会
团体 团体 团体
6/11/2022
15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4、 青少年时期
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作为参照群体的同伴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同伴群体对儿童的行为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因此,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6/11/2022
16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4、 青少年时期
其二,同伴间的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心理上不断成熟,对异性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欲望。异性儿童经常交往,就有可能早恋。异性之间应该如何交往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早恋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爱情需要的朦胧性。
二是闭锁性。
6/11/2022
17
(四)同伴关系的测量
1、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
测量同伴群体关系的主要方法是:
(1)观察法
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表明,使用观察技术的确能发现大多数群体中同伴接纳性的差异。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而且有时带有主观性,因此利用较少。
(2)社会测量技术
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这是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也各有利弊。
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比如一个班)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如“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和谁一起玩(或一起学习)”等。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的数量多少
儿童的人际交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