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城区学区更新改造
摘要: 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中老城区高校校园区域环境的改造问题,从校园传统文脉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探讨宜学片区建设的城市更新方法。
关键词: 大学学区;城市改造;城市园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改造重点为校园内的标识、路牌、雕塑、小品等;⑵教育资源社会化,及教育资源社会共享,包括共享教育培训类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类资源,如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⑶教育与企业结合,紧抓产学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带动特色产业发展;⑷校区所在街区景观环境提升,建筑立面、城市家具、街头绿地、广告等的景观处理,创建特色“大学街”。
西部文教区
以西北工业大学为支柱,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带动西部文教区的发展。主要打造太白北路、朱雀大街、友谊西路、丰庆路、陵园路、劳动南路、南二环三横四纵的街道格局。劳动南路与南二环的盘道,已经形成绿化节点(图3)。
中部文教区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支柱,以发展土木、建筑类及相关学科为特色,兼有文学、法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多科性发展,带动中部文教区的发展。主要打造雁塔路、友谊东路、南二环形成的两横一纵的街道格局(图4)。
现状依托高校科技产业,已形成雁塔路电脑电子科技一条街,并以此为基础,继续突出科技产业街的特色。建筑风格与色彩应以醒目、明快、简洁的建筑风格与色调为主,突出电子科技为人们带来的高效、高速、高品质的现代生活(图5)。
东部文教区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支柱,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带动东部文教区的发展。努力实现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因此,在区域建设中,强调发挥高校分辐射作用,学校应该成为社区的学校,社区也应该是学校的社区,只有建立好相互的关系才能使双方得到共同的发展[4]。
3 结论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老牌名校,均为“自然生成”模式,即大学在与地区经济的碰撞交融中自然而缓慢的生成,如剑桥大学经八百余年的历练,逐渐在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地区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城市中心,它与城市间巨大的凝吸力,加速了其自身和城市的崛起[5]。靠近城市中心区域的高校校区区域发展,应加强教育资源的提升与利用,加大吸纳城市特色元素的景观建设,抓住学区特色规划和改造,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内在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晓晓. 城市功能整合期高校发展问题及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0.
Li X Study on the Problems Fa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Strategies for Spatial
城市老城区学区更新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