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
目次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通则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基本条件
监测方案设计
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浮游生物
所有生态系统
所有生态系统
所有生态系统
所有生态系统
等)
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
所有生态系统
生物量
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
所有生态系统
密度
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
所有生态系统
公众关注物种的种群结构
珊瑚、红树林等种群的密度、生物量、年龄结构等
所有生态系统
6监测项目分析
.1生物体污染物含量
生物种类选择
生物污染物含量分析的样品为贝类或鱼类,每类群至少应采集1种。采集的种类应是监测海域常见种类,各监测航次生物样品的种类要相同、规格要一致。
样品采集及保存
用于生物残毒测试的生物样品的采集应与采集其它监测样品同时进行,也可从监测海域内的渔船上购买,购买前应确认采集的种类确实是在监测海域内捕到的种类。所有样品经现场海水冲洗干净,活的生物样品在运往实验室途中应保持鲜活,已经死亡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冰瓶内保存。测定所有污染物含量需100g双份鲜样,采集样品的数量应满足污染物分析的需要。样品运回实验室后,测量所有样品个体大小和体重,装入双层聚乙烯塑料袋内、扎口、标记,于-20°C冰柜中冷冻保存。
预处理
冷冻后的生物样品在实验室内室温解冻,贝类取所有柔软组织,鱼类取肌肉组织。每种样品经匀浆机搅碎后分装于两只150ml洁净的广口瓶中,每份100g。匀浆后的样品于-20°C冰柜中冷冻保存。
污染物含量分析
主要污染物分析方法见表3。
-1998生物体分析标准方法。
生物体内细菌学指标
生物体内细菌检测项目为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检测采用发酵法,细菌总数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详见附录B。
测定总磷先用过硫酸钾法消化,将有机磷和磷氧化成正磷酸盐,然后使之与酸性钼酸盐试剂反应形成磷钼酸盐络合物,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深色化合物,在一定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100mL硼硅玻璃瓶;
——压力锅;
——100mL容量瓶若干。
表2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分析测试方法一览表
污染物种类
测试方法
汞(Hg)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镉(Cd)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铅(Pb)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砷(As)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铜(Cu)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石油烃
紫外分光光度法
滴滴涕(DDT)
气相色谱法
多氯联苯(PCBs)
气相色谱法
试剂
配制试剂所用水均用重蒸馏水。
——:仔细将250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加到750mL蒸馏水中,冷却压缩后稀释到1L,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
——钼酸铵溶液:(分析纯)于90mL蒸馏水中,稀释至lOOmL,储存在玻璃瓶中,只要试剂不混浊就可使用。
——酒石酸锑钾溶液:(分析纯)K(SbO)CHO于100mL446蒸馏水中,储存在玻璃瓶中。只要溶液不混浊就可使用。
——混合试剂:边搅拌边将近45mL钼酸盐溶液慢慢加入到达120mL9N硫酸中,然后加入
5mL酒石酸锑钾溶液和70mL蒸馏水,储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无灰条件下,该试剂可稳定数月。此试剂用于已加酸保护的样品,即在于100mL样品中已加入1mL9NHSO24的样品。它也适用于测定总磷的操作。
——抗坏血酸溶液:(分析纯)CH0于100mL蒸馏水中。盛686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在冰箱内,该还原剂至少稳定一个月,只要试剂近看无色,就可以使用。
――磷酸盐标准储备液:将磷酸二氢钾(分析纯)KHPO在烘箱里面110°C干燥1〜
24
2小时,然后放在干燥器中。,溶于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盛在玻璃瓶中,置于阴冷处,可以稳定数月。-3-P/mL。有效期为半年。
4
——标准使用液:80umolP/L。取1mL磷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有效期为一周。
――过硫酸钾溶液:5gK0溶于100mL蒸馏水中,室温下储存在聚乙烯瓶中,避免28
阳光直接照射,可稳定一周。
样品的采集和储存水样采集后应立即分析,最好在半个小时内进行,若两小时不能将样品分析完则须在每100m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