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
  教 学 实 施 方 案授课班级 级 班 年 月 日 第 课时
课 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目地通过教学,让学生驾驭再现性形象和表现性形象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
  教 学 实 施 方 案授课班级 级 班 年 月 日 第 课时
课 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目地通过教学,让学生驾驭再现性形象和表现性形象,具象性形象,意象性形象,抽象性艺术形象的艺术特征和它们的区分。重 点把握不同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难 点把握不同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教 法观赏课教 学 内 容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我们都知道了美术形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我们的同学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对有些美术作品一眼都能看懂,但有的作品就有点让我们不知所措,这时大家经常就会说这样的画是“抽象画”或“印象画”,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精确的。那我们应当怎么样来看懂这样的作品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请大家先看P58的《流民图》和P137的《格尔尼卡》,试着谈谈这两幅画的区分和自己的感受?《格尔尼卡》:*,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该作品是画家为抗议德国法西斯1937年4月26日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具有显明政治倾向的巨幅壁画作品。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两幅作品,都是借表现斗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苦痛,来控诉法西斯的残暴。但我们从两件作品是却感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作者在创建艺术形象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塑造。一、 美术创作方法的角度:再现性艺术形象、表现性艺术形象。再现性艺术形象:强调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其创建的美术形象偏重于写实。如《流民图》《血衣》等,这类作品中的美术形象较简单把握,因为他们和客观现实没有多大的差距。表现性艺术形象:强调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所创建的艺术形象偏重于内心感情、心情的发泄和主观意念的表现而不拘泥于视觉特征的照实描绘。如《格尔尼卡》:在作品中,作者运用立体主义的变形、随意组合和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方法,极力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暴行。我们细致视察和体会,会发觉作品中有许多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象:在大火中哀号着跌落的妇女,拖着伤腿奔逃的妇女,握着断剑倒地的战士,瞪着双眼践踏妇女和儿童的野牛,受了重伤而昂首嘶叫的烈马,还有手握油灯,在黑暗中惊醒的妇女,一只以灯泡为眼珠的巨大的眼睛凝视着这一切……(简要介绍一下立体派作品的特征:以多维的视角视察物象)P137《呼喊》蒙克(挪威)油画73。5*91CM,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蒙克:挪威当代闻名画家,表现主义美术的先驱者。父亲是平民医生,蒙克很早就目睹和经验了很多人间的不幸,特殊是死神对人的熬煎,他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不久姐姐又被死神夺去了生命,这些经验对蒙克以后的美术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作品是以他自己对现实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而创作出来的。他自己在谈到这幅作品时曾说过:“…我和两位友人一起走在路上,太阳将要落山了,这时天空被染成了鲜血般的红色,我感到风刮得很厉害。突然我像死了一样的疲乏不堪,纹丝不动的停立在那里,蓝色的海湾和小镇上空

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