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画鸡》原文译文赏析
《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洁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终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
小学古诗:《画鸡》原文译文赏析
《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洁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终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洁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翻开。
【解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终生:平素,寻常。
轻:任凭,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洁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自然红冠,一身洁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颜色的比照,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严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洁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洁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颜色比照剧烈,描绘了雄鸡美丽高洁的形象。
“终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拂晓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翻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任凭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早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剧烈的比照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猛,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呈现的淋漓尽致。它平常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理想,从今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扩展阅读:
唐寅(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
小学古诗:《画鸡》原文译文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