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二、新管理办法之“新”
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的概念性界定
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对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进行了界定。对企业的资产损失区分为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实际资产损失必须是企业实际处置税务机关应当要求其改正,企业拒绝改正的,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
五、资产损失申报方式
管理要求: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税务机关——应按分项建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台账和纳税档案,及时进行评估。对资产损失金额较大或经评估后发现不符合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或存有疑点、异常情况的资产损失,应及时进行核查。对有证据证明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不真实、不合法的,应依法作出税收处理。
六、资产损失扣除时间
实际发生且已会计处理年度: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究竟何时申报扣除?)
追补确认年度: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属于实际资产损失的,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的,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究竟何时申报扣除?
疑问:发生损失、已做会计处理,预缴时按减除营业外支出(含非正常损失)后的实际利润额计缴,则何时申报?
实质是会计处理与申报扣除的差异。
追补确认实际资产损失的税款处理
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七、资产损失金额
在会计上,企业的各项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将处置收入扣除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减除按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或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等后的余额。
在税法上,资产损失金额一般为资产净值减除保险赔款、责任人赔款和处置收入后的余额。资产净值是指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税法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税法)
企业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57号文)
八、资产损失证据的分类
据以证明资产损失的一切事实,称为资产损失证据,包括: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并非每项损失都需要所有证据种类,需要根据事项具体确认)
八、资产损失证据的分类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五)行政机关的公文;
(六)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八)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九)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八、资产损失证据的分类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一)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七)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九、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
现金损失
银行存款损失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损失
(一)现金损失
损失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仙
  • 文件大小979 KB
  • 时间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