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1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季节,临海的人民都要吃青团。虽然青团在江南地区很普遍,但是,我的家乡——临海的青团却有它的独到之处。
每年清明节快到时,外甜馅的,起先到还比较顺当,只是在最终由于饺子状我弄不好就直接把它搓圆了,外婆直夸我聪慧。接下来又做了一个咸菜馅的,搓成圆的就比较困难了,后来还是交给外婆完成的。再后来基本上甜的就都是我做了。等都做完以后,我们把它们都请进了一个大蒸笼里面,也许蒸了有15分钟左右,蒸笼里飘出了阵阵芳香。也许又过了10分钟,外婆打开蒸笼盖,就看到里面躺着一个一个绿油油的大饺子和大汤圆冒着热气,并且散发着阵阵让人流哈喇子的香味。外婆给我盛了两个圆的到碗里,我迫不及待的就要咬上一口,外婆制止了,说刚出锅的很烫,等凉一点在吃,说的同时就把我的碗拿过去用嘴吹团子。这个时候,我看着外婆那慈爱的脸,我对着外婆说:“感谢外婆!”外婆对着我微笑了一下就转过头连续给我吹团子了。等到差不多了,外婆把碗给我,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外婆在边上急道:“慢点,慢点,当心噎到!”我以最快的速度把其次个塞到嘴里,咕哝着嘴模糊的说道:“没事,没事。再来两个,太好吃了!”外婆笑呵呵的帮我又盛了两个。
就这样我既学会了做清明团子,又大饱了口福。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假如学会了,就自己动手试一试吧,我想,确定比外面买来的要好吃的多,行动起来吧。
6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4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不但可以给故去的亲人扫墓,还可以到郊外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今年的清明节我学会了做清明团子。
观察别人都送了我们很多可口的清明团子。我观察奶奶手里拿着一个硕大的春笋,我说:“我今日要来学包清明团子”,奶奶说:“你先把手洗洁净”,于是我就兴致勃勃地关心奶奶去包清明团子。我拿了豆干、春笋、辣椒,首先我把材料洗净,然后再把它们切成丁,加入调味品,这就成了包粑用的馅。我开头和面了,我加入一碗面粉和一碗水,面粉特别硬,我用手猛地一拍,面粉飞到了门上和我的袖子上、脸上。奶奶说:“你不加水,怎么叫和面?”我又加了一点点儿水,可是面团还是特别的硬。我狠狠心,又拿了一碗水往面团里倒,一下子面团变得像稀糊一样,摸上去粘糊糊的。奶奶又往面团里倒了不少的面粉,我最终把面团揉好了。我把艾叶放到了高压锅里,由于热度高,所以艾叶的叶看不见了,除了艾叶水,还有一些特别烂的艾叶茎。我把艾叶水全倒入了面团里,面团立即变得特别?了。
我当心翼翼地把面片摊在我的左手掌上,再拿来勺子,用勺子舀了一勺馅,把馅放入面片里面,再捏合。我有时放了太多的馅,包起来的时候,馅全部都露了出来了,有时又包了太少,清明团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我心想:“算了这样太累了,不要再包了。”由于包的次数多了,所以我包习惯了,我包得好多了。我包的清明团子像一个个检阅的士兵。
7
我吃着自己亲自包的清明团子,觉的非常香甜可口。我学会了一个家务活,我很兴奋今年清明节学会了包清明团子。我知道了:不克服困难,就不会得到胜利。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5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到了四月,水乡田间,绿野青山,多了一队队春游扫墓的身影,菲菲细雨中撑着阳伞,或缅怀,或赏景。返程时,手里多少都拎着几个绿色面团一样的食物,江南人告知你,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团。
这年的清明节,我有幸参加到制作青团的全过程。那是临街的一个再一般不过的糕团店,每年这个时候,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龙,等着买三五个青团,或自己品尝,或送亲朋好友。我吃过这家店的青团,鲜香四溢不粘牙,馅料十足易饱腹。但是这青团是怎么做的?这面团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呢?趁着下午没什么人买的档口,我向店里师傅恳求学做青团,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在装满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断搅和,让面粉与水充分糅合,只是搅和来搅和去,搅和成了“浆糊”,愣是搅和不出团团来。“你这手法不对。”师傅见了,立马用他自己的独特手法,不一会儿就成了面团。我惊异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个是靠手法,要勤学苦练才成。妈呀,做个团子都这么费劲,干哪行都不简单啊。接着,放发酵粉,醒面1小时。这时,师傅拿出了新奇的艾叶,用榨汁机榨成了艾草汁,绿汪汪的,我把这艾草汁倒入盆里,与面团充分搅和……这面团绿了!原来青团之青的神秘在这里!师傅拿起一个锅,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钟,取出备用。又拿来红豆,捣成豆沙,倒入刚才煮成的糖汁搅拌匀称。又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翠绿的面团搓成长条状,揪下一段,揉成小团团,压成饼,放上豆沙再包裹,一个豆沙青团就成形了,再往锅里煮五分钟,香气四溢甜上心头的青团就出锅了!
7
清明节吃青团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