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湖北农民工的新选择
魏劲松 截至2月4日,因企业裁员减薪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湖北返乡农民工人数达到119万人。为此,湖北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农民工就业创业。同时,记者还发现,随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的增多,中部的用工需求也应聘的返乡农民工,多数认为武汉企业开出的工资低于预期值。
余建新和现场求职的农民工谈心:武汉物价指数比沿海城市低,相应的生活成本也低。目前,武汉加工制造和服务商贸行业长期缺工。武汉远城区的农民工和武汉城市圈城市的农民工,在武汉打工,不仅能赚钱,还可就近照顾亲人,一举两得。
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内迁后,能不能成为返乡农民工的“栖息地”呢?记者在荆门、黄石等地采访时发现,由于湖北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一大批承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让打工“候鸟”们不仅能找到工作,地方政府还出台配套政策让他们安心留下来。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邵汉生告诉记者,今年湖北的“春风行动”所提供的岗位六成来自省内。
连续几天,李宁工业园的招聘会搅热了荆门市劳动力市场。工业园内的制鞋、制衣两大企业开出比当地同类企业高10%的工资,让“打工候鸟”们看到了家门口就业的希望。
总投资22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0亿元的李宁工业园,春节前就需要2000多名员工,三年内共需要5万人。“只要他们对鞋厂的经验比较丰富,我们都会按照要求给予录用。”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唐志华说。
“现在随着在外务工人员返回,应该说对于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保障像李宁工业园的用工应该说是一个好消息。”荆门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赖东平介绍,荆门近期返乡的农民工近2万人,各级政府在利用落户的大项目给他们找一份工作的同时,还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凡在荆门企业稳定就业两年以上的农村劳动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可转迁为城镇户口。对在规模企业上班、居住困难的已婚农民工家庭给予廉租房补贴,并且还将考虑建设几百套40平方米左右的农民工经济适用房。
技能培训让“候鸟”展翅
2月12日,在宜昌市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湖北宜昌森德电工设备制造公司与21岁的返乡农民工廖义锋签订了用工协议。公司代表周伟长舒一口气:“我们主要生产体内伽马刀等高精医疗设备,对气割下料工要求较高,一直没能招到人,这个小伙子在浙江新丰控股有限公司干过这个工种,返乡农民工也藏龙卧虎啊!”
“我相信自己能找份不错的工作。”来自兴山县高阳镇的农民工方兴桥,也挤进宜昌市节后“春风行动”首场招聘会。
今年33岁的方兴桥,在广州工作时已经获得变配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回到老家后,他感觉自己还需要充电,又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考取维修电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一过正月十五,怀揣两本《电工证》,方兴桥出门找工作,求职第一站定为宜昌。这位有工作经验的熟练电工,被多家企业相中。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人事主管,当场约他下午到企业面试。
湖北省农业厅阳光培训办公室近期的调查表明,这次回流的农民工中,绝大部分外出前没有经过技术培训,而是靠亲朋好友带出去,进入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含量低的中小企业打工。遇到产业更新、技术升级,这个脆弱的群体最容易受到冲击。“长远来看,农民工需要一门过硬的技术,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家门口就业:湖北农民工的新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