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亲情、友情、爱情调查时间: 2015 年 12月 13 日至 2015 年 12月 27日调查地点:青岛理工大学调查人员:潘尾、鹿贺伟、刘思铭、张成龙、艾承一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范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调查主题: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青岛理工大学学生为主体, 采用网络制表, 在线填表的方法进行随机调查。数据均来自热情的同学们的真实填写。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 来了解现在大学生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大致看法,分析其中的原因,对大学生目前普遍的想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目前大学生“三情”观的各种问题, 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让大学生在求学生涯及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理性的对待和处理各种情感问题。一、关于亲情亲情, 是世间永恒的情感, 从古至今, 帝王将相, 文人雅士, 莫不赞颂亲情。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被人传扬, 每每想起, 心窝尚暖。如古代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 今有“为给烧伤儿子植皮忍痛取股皮”; 因为亲情, 我们被赋予生命。在亲情的呵护下, 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亲情, 当之无愧是众情之首, 因为你最先拥有的只可能是亲情。这是亲人之间互相的关爱, 是父母之间的血脉之亲, 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 包含着长者对幼者的养育和疼爱,包含着后辈对长辈的孝顺和敬爱……它如一条涓涓的河流,流过人的一生,滋养人的一生。即使在当今被称为亲情缺失一代的大学生的心中, 亲情也是毫无疑问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和分量的,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认为亲情最重要的大学生的比例为 59% , 更在友情和爱情之上。亲情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 原因有二。一方面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对于亲情观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春秋战国时代论语中便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言论, 清朝《弟子规》中将孝的概念完善成为“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要求。而孝道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深入天下百姓内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北魏孝文帝更是将孝道作为治国之策, 可见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时间之久远, 地位之高大, 影响之深刻。第二方面, 除血缘纽带联系作用外, 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 使得很多的当代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 也就使得很多孩子都被视为家长心里的宝, 不像以前的时代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父母的爱也不会有偏袒, 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的身上, 所以这一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以上两点是亲情占据很大分量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我们的调查问题以及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第一个问题, 大学生是否常与家人通电话, 只有 % 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还有 % 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 有急事才会打电话, 剩下 6% 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打, 都是等家人主动打过来。可以看出有 % 的大学生并不是认为自己需要主动关心家人的, 他们不常常主动给家人打电话, 只是认为自己才是需要关心的那个人, 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很多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过度宠爱造成的不良影响。与上一辈人不同, 这一代大学生很少吃苦, 而且通常童年都是在被溺爱中度过, 这就造成了这一代的大学生在

大学生“三情观”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81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