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
代购
组员:
鲁玉瑶( 0112)
周雅婷( 011
此外海外代购还要考虑汇率的波动,因此价格风险很难控制。
“海外代购”增税点突变: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2010 年 9 月 1 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
调整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
生效。意味着从
2010 年 9 月 1 日起,个人邮寄进境物品,
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
50 元(含 50 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
且“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超出规定限值的,
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等。
而在此之前进口税免征税额为500
元,超出
500
元的只征收超出部分。“海外代购”原本
几乎免税的时代将要终结。
按照海关总署 2007 年发布的《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完税价格表》,香水、乳
液、粉底的完税价都是每件
100 元。按照 50%
的税率计算,单件物品的税额是
50 元。其中完税价最高的精华液为
150
元,税额 7 5
元;小件的润唇膏、指甲油、口红、睫毛膏等完税则在
20 元至 50
元之间。而按照新规,
邮寄进境两瓶香水或乳液便会超出
50 元应征税额的限制,需要按照完税价乘以
50%税率的
标准缴纳进口税。
:
为了避税, 商家往往要将货品标签取掉,
更不会携带货品小票入境。所以,
通过代购渠道买
到的商品一般拿不到正规票据,
从而导致以仿制品充当真品的事件时有发生,
即使是真品,
质量及后期服务也很难得到保障
。随着海外代购的渐渐流行, 近年来, “进货渠道不明”
“销售冒牌货” 等涉及海外代购的投诉却在不断升温。 对于海外代购商品质量能否检验, 县
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他们一般会对产品的质量做鉴定, 比如辨别材质是否和标识一致,并检验是否合格,但难以辨别其品牌的真伪。
:
海外代购买卖行为发生在海外,而对最终消费者的损害发生在国内,消费者若
想直接向海外零售商索赔,在法律适用上可能会产生冲突。另 外,如果是通过网
站进行代购,消费者与代购人或销售商一般见不到面,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而
且,一旦代购环节出现问题依托虚拟网店的代购人可轻易脱逃, 消费者却很难直接与国外商
家接触,无法维护自身利益。海外代购产业链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法律隐患’,比如代购人
作为卖方,将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潜在法律风险,包括税收、行政监管、知识产权等,消费者
也面临着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的风险 对于出台的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是否能帮助海外代
购的消费者维权这个问题,池侃表示: “新出台的“消法”虽然赋予了消费者网购 7 天无理
由退货的权利, 但也列明了一些不宜退货的情形, 海外代购商品大多数标明不退不换, 因此
消费者维权会比较难。”
代购商业企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