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院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医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狠抓项目落实,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扶贫工作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取得显著成效。一、明确重点,深入调查,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该院坚持把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难题来解,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下决心下大力去完成。首先调查致贫原因, 把它作为破解难题的着手点。经调查分析, 全村农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 想发展缺少资金缺信息缺技术, 难以启动发展项目而贫困; 仅靠种点责任田家庭收入单一而贫困; 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缺少有效的市场服务而难以脱贫。在查明了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 该院主要领导和驻村扶贫队员在摸清农民致贫原因后, 把该村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贫困原因等一一立卡建档,写出调查报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二、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带领农民致富相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是关系农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堡垒,起承上启下,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选好“领头雁”, 实现“选准一个人, 带领一群人, 致富一个村”。 2 把那些既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农村能人”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上。同时, 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村干部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提升自己, 找准自己的定位, 尽快转变工作职能。年初,通过自筹资金 50 多万元投放到村两家濒临倒闭的民营企业, 为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 政策资金上的扶持, 技术上的支持。很快, 企业运转良好, 现已安排 25 人就业,职工人均月收入 600 多元。在两家民营企业的带动下促进该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该院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推进村容村貌的发展。 1、兴建沟渠, 优化环境, 促进农田增产增收。针对芦墩村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加上水库和沟渠年久失修,遇上旱灾群众只能“干瞪眼”,院长张以滔在实地考察后,同村委制订出台了“清淤沟渠”的方案。工程完工后,彻底改变了贫困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芦墩村近一千多亩农田得以灌溉, 既提升了该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又改变了“靠天吃饭”为“靠水利工程吃饭”的局面。受益农田面积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 80% 以上,粮食亩产量增加近一倍,人均增收 250 元, 家庭收入明显提高, 贫困人口由原来的 276 人减少到 222 人, 村民收入由原来的 1860 元增加到 2230 元, 群众的生活也越过越甜美。与此同时, 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 丰富精神 3 生活。 2、扩建村卫生室的规模, 实施惠民政策。芦墩村卫生室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由于条件简陋,设施单一,村民大病小病都得到离村十多里地镇卫生院,增加了村民看病的负担, 该院了解到这
医院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