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自动水位调节控制器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自动水位调节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全自动水位调节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水位调节控制器,属于能根据水容器内水量自动控制水泵向其内供水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塔、水箱供水或者断水主要有两体的上腔室内,保证了交流接触器位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参考图1,由图1看出,该控制器的壳体由内壳体3和固定套10组成,上盖1上有输出导线15的出孔,下盖13上有进水孔13-1,内壳体3由三段组成,分别对应着下腔室3-1、中腔室3-2、上腔室3-3,这样便于放置隔板4和限位导向板7。限位导向板7被夹在内壳3的下段与中段之间。下延一定距离的导向筒7-1与限位导向板7为一体式结构。传力杆6是空心的,且能沿导向筒7-1上下移动。开关11固定在限位导向板7上,它的两个触点通过输入导线16与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线圈相接,它的手柄通过绳索5穿过传力杆6的中心孔后与位于下腔室3-1内浮子9的上端连接。浮子9的上端有一个收绳室8,当绳索5处于收拢状态时可以集中在该收绳室内。滤网14位于内壳体3下端与下盖13之间,下盖13旋接在内壳体3上。出气孔12位于下腔室3-1的壳体壁上。隔板4为全封闭结构(输入导线16穿过该隔板后,其空隙仍被密封),被夹在内壳体3的中段与上段之间,交流接触器2安装固定在其上,其信号输出端通过输出导线15输出。固定套10紧密套接在内壳体3上,为了套接方便,固定套10分成了两段,它的下段主要固定连接内壳体3的下段、中段和限位导向板7,它的上段主要固定连接内壳体3的中段、上段和隔板4。
工作原理将该控制器垂直安装在水塔(水箱)内,假设水塔内缺水,浮子9的自重力通过绳索5下拉开关11,开关11处于闭合状态,交流接触器得电吸合,控制水泵向水塔内供水,水塔水位不断上涨,当上升到该控制器的底部后,水经过滤网14进入控制器内,浮子9在水的作用下上浮,同时垂落的绳索5进入收绳室8内,当浮子9上升到传力杆6的底部时,开始给传力杆6一向上的推力,随着传力杆6的上升,将开关11的手柄渐渐顶起,直到使开关11断开,交流接触器2失电断开,水泵停止供水,此时水塔内的水位为高点水位。在用水的过程中,水塔内的水随着下降,浮子9开始下降,收绳室内的绳索5逐渐放开,传力杆6复位,但这时,开关11的手柄在自锁力的作用下仍处于断开状态。当水位下降到一定位置时,绳索5被拉直,浮子9所受绳索5的拉力与所受水的浮力相等,当水位继续下降时,浮子9所受的浮力小于自重,浮子9开始下拉绳索5,当该力大于开关手柄自身的锁紧力时,开关11闭合,交流接触器吸合,控制水泵向水塔内供水,此时水塔内的水位为设计的最低水位。以后该控制器周而复始的控制水泵通、断,自动向水塔内供水。
同理,根据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给出其它实施例。如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其它部分的结构不变,仅仅浮子9上没有收绳室的实施例。或者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其它部分的结构不变,仅仅用一个与下腔室相通的出气管代替出气孔12的实施例等。
,其特征是,它由壳体,位于壳体两端的上盖(1

全自动水位调节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开心果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