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唐彦谦诗歌风格的多样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唐彦谦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论文关键词:唐彦谦温李杜甫晚唐
  论文摘要:唐彦谦是晚唐颇有特色的诗人。他一方面学温、李而显柔关华艳;一方面师工部而显深沉凝重,故能自成一家。因此对宋初的西昆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从三个方面对其诗歌,犀梳斜鹑鬓云边。〞和其三中的“楚云湘雨会阳台,锦帐芙蓉向夜开。〞或写女性的曼妙形体,雍容之姿,或写怜香惜玉之态,无不婉转细腻。虽亦有香艳之味,但无“当时淫靡的‘玩亵’之气。除去了温派的轻薄习气。〞尽管时常浮现出昔日“漫折长亭柳〞欲寄同心结,但始终是“目断青鸾信渺漫〞。最终只能借手中“银瓶〞浇心中相思之苦,却只能“和泪入愁肠〞。夜半也只能是“多情惊起双蝴蝶,飞入巫山梦里来〞。(引自?无题十首?其九、五、四、八)这种轻纱漫舞似的相思离愁在唐彦谦的笔下更生杳然之姿。这不能不说,唐彦谦诗学温、李而出于温、李,自成一家。
  除上面举的?无题十首?之外,彦谦?离鸾?:“闻道离鸾思故土,也知情愿嫁王昌。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明代胡震亨评日:“唐彦谦诗学温、李,‘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何减‘春蚕“蜡烛’情藻耶?〞(此二句尤得李商隐情诗神髓。且在之中运用了“王昌〞、“杨朱路〞、“宋玉墙〞等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含蓄性。有声,有色,有巧对,值得读者去仔细玩索。唐彦谦学温、李的爱情诗还可举出?翡翠?、?春日偶成?、?葡萄?等。但这些诗大都偏于绮艳,显然受到了“咸、乾时代留连声色、纵情逸乐这一世风的影响〞。
  但唐彦谦一些写景抒情小诗,情思细腻,笔调轻婉,如?小院?:“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清霄易惆怅,不必有离情。〞纪昀评日:“真情新语,此乃妙于言情。〞徐增评:“的有雅人深致,唐贤之妙如此。〞(?而庵说唐诗?)又有?春残?:“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写尽春尽时的惜春,送春情感,竞境与风格逼似李商隐的?小园?、?晚晴?等作。这些诗摒弃了李商隐的“埋没意绪〞和用典晦涩深曲,用语明快,因此意境显豁。
  三、师杜甫深沉凝重
  不过唐彦谦学温、李的诗,毕竟有些伤于纤丽,内容不太充实。其实更有价值的还是那些兼师杜甫而进步其风格的作品。?唐才子传?云“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为彦谦一人而已〞。他的师承杜甫,并不局限在艺术形式与风格方面,而是对其思想风格的继承。唐彦谦生逢乱世,据“乾符末,河南盗起,两都覆没〞。(?旧唐书?)“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_6j此时的统治阶级已无力发挥任何作用了,李唐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进一步走向瓦解。他的诗歌同样也刻画了那一时代的历史和人民的遭遇,表现了他关注现实、忧念民生的情怀。
  他曾自述道:“花染离庭泪,葵倾报国心。〞(?留别?)“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八月十六日夜?)有些近体诗中有似杜甫反映战乱、自伤流落的片断,如“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客中感怀?)有时风格沉郁、意境浑成和字句之间的锻炼竞能酷似老杜,如“愁牵白发三千丈,路入青山几万重〞(?道中逢故人?);“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客中感怀?)“日晚宿留城,人家半掩门。群鸦栖老树,一犬吠荒村。争买鱼添价,新芎酒带浑。船头对

论唐彦谦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卢卡斯66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