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是食用菌界中一类高档药食两用的珍稀菌类。猴头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特点,有许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综合概述了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袋料高产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是食用菌界中一类高档药食两用的珍稀菌类。猴头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特点,有许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综合概述了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袋料高产栽培技术、几种较好栽培配方等方面来展开讨论。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性。猴头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局部组成;管状的细胞组成菌丝,直径大小在10-12u,细胞间有横隔分枝,菌丝白色,在半合成培养基上呈现匍匐状,基内菌丝兴旺,在不同培养基上出现不同形态。子实体近球形,肉质白色块状,菌柄几乎没有,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密生菌刺覆盖整个子实体,菇型呈花椰菜状,子实体新颖时白色,缩水后呈浅黄色或者是褐色。
  营养特性。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元素的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含有的多肽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及预防癌症的作用。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助消化、治疗多种消化疾病,进步肌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生长环境特性。
  〔1〕营养
  猴头菇生长可用的碳源有棉籽壳、阔叶木屑、糠麸、葡萄糖等;氮源可以利用木质部和树皮细胞里的原生质,也可添加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尿素或是蛋白胨作为氮源。
  〔2〕湿度
  栽培时培养基的含水量在60%~65%最为适宜。在菌丝培养期间,空气湿度相对在70%左右,子实体生长期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菌丝快速生长,菌刺分化均匀,生长迅速,子实体颜色洁白。
  〔3〕温度
  猴头菇是中低温发菌、稳温结实性菌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期间对温度要求有一定的差异。菌丝培养期间,要求温度在18~28℃,子实体培养期间要求在15~25℃。
  猴头菇的袋料高产栽培技术
  菌种的选择及制备。优质的猴头菇栽培种应菌丝致密洁白、粗壮、菌丝活力高,在培养基外表呈辐射状的母种。挑选优质的菌种进展扩繁,一般选择麦粒或是水稻作为二级种的培养基。
  栽培季节选择。猴头菇是中、低温型食用菌,根据其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分为春秋两季栽培,春栽12-2月接种、1-5月出菇;秋栽9-10月接种,10-11月出菇;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时需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栽培。
  袋料栽培。拌料后及时装入菌袋,尽量做到当日装袋当日灭菌。一般选择耐高温规格为1733的聚丙烯装袋。装袋时用力均匀不易过紧或过松、菌料与袋口距5为宜。用封口绳扎紧袋口,送入灭菌室呈丁型堆放关好阀门,常压灭菌24h左右,注意灭菌彻底。灭菌完毕后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室温取出菌包经转运车送入接种室,进展接种,接种量为刚好铺满菌料一层为宜;
  栽培管理。接种好后的菌袋叠成井型整齐叠放,每10d翻菌堆一次防止烧菌。培养室温度保持在15~28℃之间,湿度在70%以下,暗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时间在2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