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时意义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
经验主义哲学的确立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中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培根关于四种幻象的理论是从中世纪著名的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那处继承下来的,罗吉尔认为
认识的障碍有四种:1、没有力量和长处的权威 ;2、继承性和习惯势
;3、不学无术者的偏见;4、在聪明的假面具下掩盖的无知。自然,弗兰西斯培根的观点比起罗吉尔关于四种认识障碍的解析又进了一
步,而且更加详尽,更加认真。
以上,我们对培根的经验论作了一个简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神启,强调崇奉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反对经院哲学的。这一点从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也可看出。长久以来,不少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终究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一概付之阙如,长此过去,人们甚至思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
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
“ipsascientiaprotestasest”(“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有的人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
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知识就是力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是17世纪英国优异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两句交口夸赞的名言。他在文艺中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实始祖”。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反对教皇干预英国内部事物。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优异的家庭教育使
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华。
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12岁时,培根被
在剑桥大学学习 3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
爵士的随员抵达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
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吸取了好多新的思想,这对
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
逝,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这此后,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四处奔波,却始终不得志。这一时期,培根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了,
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察看、
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
大中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世的理想。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
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
培根《知识总结就是力量》现时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