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宏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 4 页 共 9 页
(2)人人都能安家立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刚好,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欢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共享欢乐。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索以下问题: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像的地方?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相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华蜜、欢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同”社会的志向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学问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化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老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激励为主。
。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颖 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志向将来的热情气氛。
七、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伟奇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欢乐着。尽管这个志向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行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始终是很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同心协力,为这个美妙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
。
板书设计: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也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家立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志向中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白儒家志向“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志向。并且在文中指出了“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家立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6页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