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格检查
第一页,共四十页。
注意事项
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体格检查资料,在采集病史时要创造一种自然轻松的气氛,以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而医生的表现是决定母亲和孩子合作程度的主要因素。
第二页,共四十页。
注意事项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小儿血压
收缩压(mmHg)=80+(年龄X2)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皮肤和皮下组织
应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身体各部位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黄染、紫绀、潮红、皮疹、瘀点(斑)、脱屑、色素沉着,毛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有无水肿及水肿的性质。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淋巴结
包括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
连和(或)压痛等。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等部
位尤其要认真检查,正常情况下在这些部位可触及
单个质软的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头 颅
观察大小、形状,必要时测量头围;
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有无凹陷或隆起;
小婴儿要观察有无枕秃和颅骨软化、血肿或颅骨缺损等。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
面 部
有无特殊面容、眼距宽窄、鼻梁高低,注意双耳位置和形状等。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眼、耳、鼻
有无眼睑浮肿、下垂、眼球突出、斜视、结膜充血、眼分泌物、角膜混浊、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检查双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局部红肿及外耳牵拉痛;若怀疑有中耳炎时应用耳镜检查鼓膜情况。观察鼻形、注意有无鼻翼扇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
口 腔
口唇色泽有无苍白、紫绀、干燥、口角糜烂、疱疹。口腔内颊粘膜、牙龈、硬腭有无充血、溃疡、粘膜斑、鹅口疮、腮腺开口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牙齿数目及龋齿数。舌质、舌苔颜色。咽部检查时医生一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面对光源,一手持压舌板,在小儿张口时进入口腔,压住舌后根部,利用小儿反射性恶心暴露咽部的短暂时间,迅速观察双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充血、分泌物、脓点、伪膜及咽部有无溃疡、充血、滤泡增生、咽后壁脓肿等情况。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颈 部
颈部是否软,有无斜颈、短颈或颈蹼等畸形,颈椎活动情况;甲状腺有无肿大,气管位置;颈静脉充盈及搏动情况,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弛缓等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胸部查体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胸 廓
注意有无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肋膈沟;胸廓两侧是否对称、心前区有无隆起,有无桶状胸。触诊有无肋间隙饱满、凹陷、增宽或变窄、肋骨串珠等。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肺 脏
望诊应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异常,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吸气时凹陷;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呼气延长。
触诊在年幼儿可利用啼哭或说话时进行。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
肺 脏
因小儿胸壁薄,叩诊反响比成人清,故叩诊时用力要轻或可用直接叩诊法(用两个手指直接叩击胸壁)。
听诊时正常小儿呼吸音较成人响,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应注意听腋下、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有无异常,因肺炎时这些部位较易听到湿性哕音。听诊时尽量保持小儿安静,利用小儿啼哭后深吸气时容易闻及细湿罗音。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
心 脏
望诊时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强弱和搏动范围,正常小儿搏动范围在2~3cm之内,肥胖小儿不易看到心尖搏动。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页。
心 脏
触诊主要检查心尖搏动的位置及有无震颤,并应注意出现的部位和性质(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心 脏
通过叩心界可估计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的位置,3岁以内婴幼儿一般只叩心脏左右界;叩左界时从心尖搏动点左侧起向右叩,听到浊音改变即为左界,记录为第几肋间左乳线外或内几厘米;叩右界时先叩出肝浊音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自右向左叩,有浊音改变时即为右界,以右胸骨线(胸骨右缘)外几厘米记录。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
各年龄小儿心界
第三十页,共四十页。
腹 部
望诊在新生儿或消瘦小儿常可见到肠型或肠蠕动波,新生儿应注意脐部有无分泌物、出血、炎症,脐疝大小。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页。
腹 部
触诊应尽量争取小儿的合作,可让其躺在母亲怀里或在哺乳时进行,检查者的手应温暖、动作轻柔,如小儿哭闹不止,可利用其吸气时作快速扪诊。检查有无压痛主要观察小儿表情反应,不能完全依靠小儿回答。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1-2厘米处扪及,柔软无压痛;6~7岁后不应在肋下触及。小婴儿偶可触及脾脏边缘。
小儿体格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