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可以吃一点
最近在互联网上一篇题为“男人不宜多吃豆制品”的文章引起一些读者的困惑。文中提出“豆制品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男人多吃豆制品会受到‘植物雌激素’的作用发生‘女性化’”。有男性读者因为自身出现性植物雌激素,可以吃一点
最近在互联网上一篇题为“男人不宜多吃豆制品”的文章引起一些读者的困惑。文中提出“豆制品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男人多吃豆制品会受到‘植物雌激素’的作用发生‘女性化’”。有男性读者因为自身出现性功能方面不如意的状况,又碍于面子不去正规医院就医,在互联网上苦寻“秘方”时,读到上面的文字,更是顿生疑虑,男人真的不能再吃豆制品了吗?植物雌激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此,本刊特约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健康教育专家 陆曙民教授为读者撰文解惑。
“植物雌激素”从何而来?
首先,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内容依据不足。其实,上世纪中叶,确实发生过两件怪事。在澳大利亚帕斯地区有一个农场主发现他饲养的绵羊群生育率突然下降了。原来是这些绵羊群吃的牧草中含有一种叫“三叶草”的豆科植物,导致公绵羊患上了不育症。人们曾把这一现象称为“三叶草病”。研究发现,三叶草等豆科植物富含异黄酮,三叶草所含异黄酮的分子结构和人体内雌二醇的苯羟基结构相似。三叶草在绵羊的胃和肠道中经过细菌发酵生成黄豆苷原(异黄酮的一种)。一些公绵羊吃了大量三叶草后,就会受到黄豆苷原的影响,出现继发性的生殖障碍。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牧场,牧场主也惊讶地发现,他的牛群生育率也下降了。原来他这群牛近来被放牧到了一大片长满红色三叶草的草原上。这种红色三叶草中同样含有丰富的异黄酮,这种物质干扰了公牛的性激素平衡,造成了公牛的生育能力受到影响。
三叶草又名草头、苜蓿和紫云英,属豆科植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野生或种植草本植物,繁殖能力极强。过去,农民在土地耕作多年后肥性不足时,常种植三叶草用来轮作。一年轮作后,三叶草产生大量含氮营养素,从而改善土壤的土质和营养。我国南方许多家庭到了春天都会买上几斤“草头”炒来尝鲜,近些年“草头”也是上海菜馆中经典的一道小菜。不过,对于上面农场和牧场的主人来说,这种植物似乎扮演了一个祸根的角色。但此事却引起了内分泌医生的重视,因为他们一直在探索解决更年期妇女改善雌激素不足的措施,寻找安全的“绿色雌激素”。研究发现,这种豆科植物中的物质只是在分子结构上与人体的雌激素有点相似,并可与人体组织器官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一定的类似雌激素的效能,但实际上它并不是雌激素,使用后也不会增加人体雌激素的量,所以十分安全。于是,人们给豆科植物中的这种异黄酮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植物雌激素。除了豆科植物外,许多其他植物中也都含有异黄酮,只是含量不如豆科植物那么多罢了。
男人多吃豆科植物会发生不育症吗?
吃了大量三叶草的公绵羊和公牛都发生了不育现象,人同样是高等哺乳动物,男人如果多吃了含有异黄酮的豆科植物,是不是也会患上不育症呢?答案是:不会!因为豆科植物中的黄豆苷,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形式很稳定,并不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但有一些细菌,特别是牛和羊胃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却可使它的共轭键去除,转化为相应的黄豆苷原,这种黄豆苷原能较容易的转化为真正具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
植物雌激素,可以吃一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