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国外上市 2014-09-15 09:53 来源:扬子晚报我有话说纽约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 阿里巴巴将于美国时间9月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如不出意外, 阿里巴巴将成为美国史上融资额最大的IPO 。这是阿里之幸, 也是A股之痛。总市值已跻身全球资本市场前列, 却仍难免本土优质上市资源流失的尴尬, 这无疑值得深刻反思。如果算上最高 15% 的超额配售计划, 阿里巴巴最高融资规模将达 243 亿美元。对应的估值高达 1627 亿美元。这意味着阿里有望成为美国, 甚至全球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股 IPO 项目。此前美股最大规模 IPO 为维萨(VISA), 在 2008 年3 月创下的募资额约为 179 亿美元。巨头出走, 互联网企业纷纷到国外上市。海外融资的是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 除了阿里巴巴, 京东商城、新浪微博也提交了赴美 IPO 申请, 京东商城拟融资 15 亿美元, 新浪微博计划筹资 5 亿美元。更早上市的去哪儿网、 58 同城等 IT 企业分别登陆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第一季度, 共有 63 家中国企业实现 IPO, 其中,15 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融资额合计 亿美元, 主要分布于中国香港、德国和美国等市场。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认为, 作为中国新兴互联网业态的代表,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受到热捧并不意外。不过, 此项 IPO 带给人们的反思意义远大于企业上市本身。由于 A 股市场的种种限制, 近年来, 多家国内互联网高科技类企业被迫海外上市。如今阿里巴巴远走美国更把国内市场的弊端暴露无遗, 值得深入探究。背后的无奈 A 股为何留不住阿里巴巴们(1 )准入门槛条件规定太多,“注册地在海外”挡住了阿里在 A股上市现行证券法规定,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公司法则将调整对象明确设定为“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注册于海外的阿里巴巴集团, 不得不因其“外资企业”的身份与 A 股市场失之交臂。如果按照A股 IPO 相关标准, 拟上市公司必须在 IPO 申请之前大规模清理职工持股, 将股东人数减缩到 200 人以内。对于阿里巴巴而言, 这几乎不可能, 据其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自 1999 年开始, 阿里巴巴就向员工提供股票期权和其他激励奖项, 阿里现有员工和前员工共持有 % 的股权。对于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境况, 中国股市并不陌生。腾讯、百度、新浪等新兴技术类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外上市。而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 截至 2013 年底共拥有 230 家上市公司。其逾 2 万亿元的总市值中,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贡献过半。(2 )审核时间至少两至三年,“无休止的排队错过了企业关键期” 7 年前, 身为“海归”的刘兴胜博士在中科院支持下创办炬光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激光光源的科研与生产。但拥有成熟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炬光科技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遭遇资金瓶颈。刘兴胜说, 如果能够公开发行上市, 企业不仅能获得高效的融资途径,还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溢价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 新股发行审核制下上市通道不畅的现状, 令刘兴胜的梦想变得遥遥无期。以着眼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板为例, 目前在审企业已超过 200 家, 多数企业审核时间在两年以上, 有些甚至长达四五年。据业内人士估算, 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审核节奏, 仅在审企业完成上市就需耗时两至三年。此外,还有大批拥有创新性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本土新兴产业企业, 因为在盈利性、股权结构、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满足现行发行上市条件, 被A股“拒之门外”而最终选择海外上市。:A股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1 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 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建议: 借助证券法再度大修的契机, 从股权结构、发行上市条件、激励机制等方面放松管制, 为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更深层次的包容或来自于新股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注册制模式下, 企业能否成功上市, 真正交由市场决定。1。在国内上市需要花钱打通关系, 然后排长队, 打通关系一般要两三千万。一般网络公司发展迅速,无法去先花钱打通关系然后长期等待。 2 。很多网络公司都有海外风投,风投要有退出机制。如果在国内上市, 风险投资基金作为法人股, 在非全流通情况下无法顺利退出, 即使退出了,是人民币,换成美元还要面临兑换损失。 3 。美国的市场机制完善,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融资者按规矩办事,大家的省事。为什么好公司去国外上市? 2010-10-12 09:14:18 来源: 网易科
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国外上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