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doc1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摘要:本文通过对汽车生产企业在发展车联网项目中的合作方式、思维模式、技术、人员等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详尽地论述了汽车生产企业的纠结与困局,通过这种分析,最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及路线图。关键词:汽车生产; 车联网; 运营; 优势; 劣势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069 ( 2016 ) 30-7-2 0 引言作为物联网行业的特殊一员,车联网因为其应用范围广,技术成熟, 逐步从各种行业中脱颖而出, 成为各类企业争相染指的目标。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涉足这一行业,同时,大浪淘沙,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被迫退出。在众多的企业之中, 有一类企业, 始终屹立在车联网大潮之中, 这就是“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因处于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链的龙头, 拥有得天独厚的流程位置优势和技术优势,进入车联网行业轻而易举且理所应当。但同时, 恰恰因为其作为汽车生产企业的身份, 也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因素, 使得汽车生产企业在车联网行业里一直尴尬地缓慢地前行。详细分析,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涉足模式汽车生产企业涉足物联网行业, 有两种基本的涉足方式:“自主模式” 2 和“合作模式”。“自主模式”,主要是以自身力量为主,对于平台搭建及程序编写全部由自己的力量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市场反应速度快,能够为企业培养自己的网络及技术人员。缺点是:投入大、见效慢、效率和效果受到自己的技术水平的限制,可能遇到技术瓶颈。“合作模式”,主要以外部合作为主,签订协议进行服务外包,由第三方进行平台建设及软件开发。此模式为当前汽车生产企业涉足车联网行业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见效快、企业投入低; 缺点是:对于市场需求反应较慢, 服务标准化, 无法体现企业特色, 且容易产生利益纠纷, 影响对于用户的服务。 2 思维模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依赖于领路人的思维水平。作为汽车生产企业的决策层, 面对汹涌的物联网浪潮都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这也是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都毅然决然投入车联网的原因。但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厂高层都来自于内部晋升, 受制于晋升成长轨迹和历史成功经验, 对于新兴行业“车联网”在企业中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和轻视。所谓的模糊, 是指对于车联网究竟应该服务谁, 是服务客户还是服务销售, 并不具备一个准确的定位, 认识不到“车联网”是企业从“制造型企业”到“服务型企业”转型的一个契机, 只有抓住这一契机, 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反向促进车辆的销售。所谓轻视,是指,在某些高层领导看来,相对于“汽车制造”来说, 3 “车联网”是个投入大, 见效慢, 甚至不赚钱的行业。事实情况是面对充分竞争, 单车利润其实并不高, 就像手机一样, 利润越来越薄, 而车联网行业, 随着服务的专业化和客户对于服务长期化的需求, 如果直接进行运营, 属于一次投入, 长久产出的行业, 单位利润并不低, 以同行业收费水平来计算, 单车年收入在 600 元左右, 在车辆运行周期内收入远超单车利润。所以我认为在汽车生产企业应该提高对于“车联网”在汽车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作一种未来的行业去重视, 只有充分重视了, 才能保证对应的先期投入,才能更快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技术优势劣势“车联网”实现技术复杂, 其中最主要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