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 是以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是不孕妇女中最常见的代谢与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 远期合并病有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约 50% PCOS 患者超重或肥胖, 其中多数是腹部型肥胖, 超声检查双侧卵巢为多囊改变。西医主要通过降低血雄激素水平、降低 LH 水平、改善 PCO S 的胰岛素抵抗和诱发排卵等治疗改善症状。中医治疗根据辩证论治通过补肾填精,调补冲任;或化痰燥湿,活血调经; 或泻肝清热,除湿调经;或理气活血,去瘀痛经等治则,结合月经气血阴阳变化用药本文由论文联盟理,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重建正常有经周期, 提高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改善身体受孕内环境和西医促排卵的互补优势, 提高临床疗效, 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方法有中药联合达英-35 和(或)二甲双胍;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氯米芬。 2 1 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月经后期闭经不孕中论述。临床上主要以月经不调(月经延后、月经稀发、甚至闭经) 、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等为主要表现。《傅青主女科》载经水出诸肾, 指出了肾气盛是产生月经的基本条件。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刘瑞芬教授认为[1] 本病的病机属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肾精亏虚致卵子难以发育成熟, 无优势卵泡或排卵困难是排卵障碍的根本。脾肾阳虚运化失职, 又可引起痰湿, 症见形体丰满或肥胖,带下量多,苔白腻。肝郁化火,症见痤疮、多毛、苔薄黄, 脉弦或弦数。痰瘀搏结, 日久成瘕, 见卵巢增大, 伴经血暗红, 舌黯红或有瘀点。综上所述, 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虚, 导致脏腑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产生痰湿阻滞、气滞血瘀、肝经郁热等诸多病理变化, 使冲任二脉受损,胞脉不畅,排卵障碍,血海蓄溢失常而致不孕。 2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 和高雄激素血症( 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 痤疮, 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且不完全清楚, 近年被大多数学者接受 3 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 定义为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减低) 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所致的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可使卵巢和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均增加, 同时抑制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DG ), 使游离的有生物活性的雄激素增加, 卵巢局部雄激素合成过多, 使末成熟卵泡闭锁不能排卵及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重度精神紧张、过度焦虑或抑郁的妇女多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HPRL ), 并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致无排卵性闭经、不孕症。 PRL 能影响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正常的 PRL 对卵泡发育非常重要,但过高则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 其生理作用不仅限于生殖系统,还包括代谢和水盐平衡作用,类似于中医气的推动和输布作用。 肥胖性不孕症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为 PCOS 、 HPR L 及 PCOS 合并
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