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粉画中详细景物的描绘
浅谈水粉画中详细景物的描绘
[摘要]本文略谈了天空、树木、山丘、水等景物的色彩变化和构造规律,使学生掌握分析详细景物的方法。
[关键词]天空;树木;山丘;水
进展水粉风景写生可锻炼学生表现有重要作用。写生时,可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不一定完全受客观限制,要有选择、裁剪、增减。
雨天阴天一般采用湿画法和湿浸纸画法效果较好,还可用点彩流动法,先用水扫刷一遍,然后用灰蓝色按照云的动势扫几笔,再将画面斜放,让色彩随湿纸流动,其效果有如阴雨欲来之感,其用色多采用灰蓝或灰绿再加点黑,色彩宜稍重,以示无色阴沉。
早霞与晚霞,其天空色彩应有区别,虽然都是万朵红云,但早霞一般空气层中比较干净,红日初升,天地相连处,金色灿烂,呈现黄橙色,金黄色,稍见粉红,其色彩比较清新,一般偏冷,其颜色一般用柠檬黄、冷红之类,而晚霞那么因大气中浮现许多的尘埃,故其色彩略偏暖,较早霞有些火红而稍见浑浊,呈红色、紫色、橙色,故颜色大多用中黄、橙色、紫色、大红之类。夜间的天空常以浓紫、深蓝为主,月夜天空那么常作深绿色等。这些都是一般的方法,我们在风景写生当中,应要对客观对象作仔细观察,反复理论,以便更好的掌握对天空的描绘。
二、树木
树木种类繁多,其形状也各异,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形状的树木。一是外形呈圆形伞状,一是外形呈长形圆锥状。一般都能看到正面和左右两个侧面,画时要分出这三个面的不同而又统一的色彩。树干是向四周生长的,画时要注意其枝叶前后左右的形状变化,色彩变化和区别,才能表现出其体积感。一般绿色树叶,受光部倾向黄味,背光部倾向青蓝味,树的上部叶与下部叶其色彩也用有区别。树叶的描绘要注意其外形特征,要根据它的构造一丛一丛、一组一组地分面来画。近树叶的特征更要画明显,层次要清楚。总之,一般近景的树要画出枝叶生长的规律和前后层次,用笔要讲究,要符合各种树叶生长特征。中景的树只表现其根本特征,分出比照拟弱的大面,在顶部略点出其树叶的大致形状即可。远景树一般画出大的轮廓与姿态,干、枝、叶不分。树干的色彩上半部较下半部冷些,尤其是靠近地面的树干,由于泥土色彩对它的反射,一般偏暖。画树的树干,要力求表现出圆浑的感觉并有生气。近树要画出树干的特征,如白杨树平滑洁白而大斑,柳树粗糙暗浊而披麻状裂纹,松树干苍劲挺拔而有鱼鳞状裂纹等。
一般情况下,树叶茂密的树应先画树叶再画树干,树叶稀疏的树应先画树干再添叶。树枝树叶可视画面的构图,树干的造型的需要加以增删。
三、山丘
山谓之高山峻岭,丘谓之丘坡小山。山有峰峦沟壑,悬崖陡坡,其势有宏伟壮观,有挺拔秀丽,有险
有幽等各自不同的山区特点。因此,我们描绘山丘那么首先要抓住其气势特点,特别要注意强调远看取其势,近观取其质。也就是说画远山要多注意其气势的表现,画近山要多注意详细景物的刻画,做到概括而不空洞,丰富而不杂乱。
画山要有远、中、近的不同间隔 ,把层层山峰的不同远近画出来,远山要推至几十里以外,近山要画出其厚重的体积和详细的石块构造。远山的色相,往往略呈青灰,色彩的明度较为接近。
季节、天气及山质的不同,其色彩变化也较多,一般远山与天空结合描绘。画完天空后,不必洗笔,就用画天空的笔再调一些青灰色、青紫色或青绿色进去,趁天空色未干时画上去,使其与天
浅谈水粉画中具体景物的描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