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系感染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胆囊的解剖
胆囊体部向前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颈上部呈囊性膨大,称为Hartmann袋,常是胆囊结石滞留的部位。胆囊管由胆囊颈延伸形成,成锐角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
解剖概要
一、胆血清转氨酶↑
白细胞↑
碱性磷酸酶↑
血清胆红素↑
淀粉酶↑
四、 特殊检查:
1、 超声检查
2 、放射学检查:腹部平片、口服胆囊造影剂、静脉胆囊造影。
3、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
5、CT
6、MRI
7、术中、术后胆管造影8、核素扫描捡查9、胆道镜捡查10、十二指肠引流
五、 鉴别诊断
1、 急性阑尾炎2、 右肾输尿管结石3、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 急性胰腺炎5、 肝脓肿6、 右侧肺炎、胸膜炎
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2. 手术治疗:发病72小时之内者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3. 手术方法: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
课堂小结: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其中大部分为结石所致。典型的急性胆囊炎有右上腹绞痛,放散至右肩或右背部,Murphy氏征阳性。X—ray、B-us、化验检查等有诊断价值。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90%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 病史不典型,反复胆绞痛病史,厌油脂饮食,消化不良等症状。右上腹和肩背部隐痛。
诊断:
B超, 口服胆囊造影剂 静脉胆囊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
治疗: 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对未伴结石、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查胆囊无明显萎缩并具一定功能者,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包括限制脂类饮食,服用去氧胆酸、消炎利胆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 急性胆管炎和AOSC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AOST为急性重症型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
一、 病因
胆管结石(80%), 胆道蛔虫(20%) 胆管狭窄 胆管手术 胆总管探查 胆管壶腹肿瘤 硬化性胆管炎 T管造影 PTC
二、病理
胆管完全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
肝内、肝外胆管梗阻;
梗阻造成胆汁中细菌繁殖导致炎症
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粘膜上皮糜烂脱落形成溃疡。
肝充血肿大,肝细胞肿胀、变性、炎细胞浸润。
大量细菌和毒素可经肝静脉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损害。
胆血反流、细菌可在外周血中出现。
(20cmH2O)时,就有发生胆血反流的可能。
三、 临床表现
1、胆道疾病及手术史;
2、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有胆道感染症状,典型症状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3、可出现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Reynolds五联征(痛、烧、黄、休克、神经系统症状);
4、右上腹压痛;
三、 临床表现
5、腹膜刺激征;
6、胆囊肿大;
7、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8、肝功变化、肾功损害、低氧血症、
脱水酸中毒;
9、B超检查:肝内、外胆管扩张
10、CT
四、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五联征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体温、脉搏 白细胞
五、 治疗
1、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临床实践证实,减压排脓后,病人情况很快好转。
2、非手术治疗: 扩容(恢复血容量); 纠酸、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生素; 对症治疗(降温、镇静、吸氧)。
3、手术治疗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 ENA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减压T管引流术。
PTCD手术指征急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坏疽伴胆囊穿孔非手术治疗1—2天无效手术时机: 发作72小时之内
术后护理:T型管观察,T型管保留时间,T型管拔除时规则等。
腹腔及胆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胆道手术
急性胆囊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