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借右贷 “借、贷”与“左、右”
自从以“借方、贷方”作记账符号的意大利式簿记传入我国,这对符号的科学性始终受到质疑和论争。由于作为指导记账方法的传统会计理论存在严峻误区,对“借、贷”的实质,中外学者始终未能作出有左借右贷 “借、贷”与“左、右”
自从以“借方、贷方”作记账符号的意大利式簿记传入我国,这对符号的科学性始终受到质疑和论争。由于作为指导记账方法的传统会计理论存在严峻误区,对“借、贷”的实质,中外学者始终未能作出有劝服力的科学解答,被称作“五百年借贷之谜”。文章用数理方法,对各种记账符号作了评析和比较,并提出用数学符号取代文字符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定。 记账符号; 记账规则; 账户方向; 资金流向; 账项方向 一、传统会计理论对“借、贷”的一般说明 假如一位生理学家在讲授有关人体的肝和脾的结构和功能时,所能说的只是“脾脏在腹腔的左侧、肝脏在腹腔的右侧”,学生们必会哄堂大笑。然而类似的笑话却真实地发生在现代会计学的权威论著和高校教材中。例如美国知名学者亨格伦()就说:“借方意味着账户的左方,贷方意味着账户的右方”,国内外一些会计论著和教材都有类似论述。葛家澍教授等主编的作为“面对21世纪课程教材”的《会计学》更直截了当地说“借方是账户的左方,贷方是账户的右方”。《中国会计百科全书》还说:“借和贷……因账户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就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葛家澍著《会计学导论》也有类似论述。前不久,更有学者在全国政协会上提案,要用橡皮图章改“借、贷”为“左、右”。 稍具思索实力的人都会问:“既然‘借方意味着账户的左方,贷方意味着账户的右方’,那么这‘左方’和‘右方’又意味着什么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根据符号学或语义学原理,符号是传递和沟通信息(“指示物”)的工具和载体。“不确定指示物”和“空壳载体”——没有“指示物”的“符号”是没有意义的。那么这“纯粹的记账符号”及与其相对应的“不纯粹的记账符号”的详细含义各是什么呢?既然“借和贷……渐渐……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那么它们什么时候“渐渐……转化”了一部分、什么时候全部“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呢?还有,许多记账法都有一对记账符号,例如“收、付”、“增、减”等,它们也都分别“是账户的左方”和“右方”,那么它们的“字面含义”是否也分别与“借方”和“贷方”相同呢?它们是否都可称之为“左右记账法”呢? 好玩的是,中账法”,除将“借方”和“贷方”分别改为“付方”和“收方”以外,其余如账户体系、会计等式、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和账证格式等都与借贷记账法类同,其“付方”与“借方”一样记资产增加额与负债削减额、而“收方”则与“贷方”一样记资产削减额与负债增加额,不同的是“收方”和“付方”的方位恰恰与“借方”和“贷方”的方位相反:“付方”(相当“借方”)“是账户的右方”,而“收方”(相当“贷方”)却“是账户的左方”。再从现存史料看,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记账形式均为上下叙述式……上部分为借方(dare)……下部分称‘贷方’(avere)”。中国古代已具备复式雏型的龙门账和四脚账,也是“上下叙述式”(上收下付)。可见左右、上
左借右贷 “借、贷”与“左、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