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运输中等职业学校电力机车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教学大纲(62学时+实习 2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机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二、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列车列车牵引计算的基本知识及分析列车运行中所受的各种力。(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动车牵引力的产生、计算和传递的理论知识。(三)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客车运行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电客车经济性和运用效率,发挥车辆效能的目的。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 动车牵引力 1 .教学内容: (1 )动车牵引力的产生、计算和传递; (2 )黏着限制、动轮空转及改善方法。 2 .教学要求: (1 )学习黏着与蠕滑、摩擦力与黏着定律。(2 )了解动轮空转的危害及改善方法,提高黏着牵引力的措施。 3 .教学重点、难点和深广度及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重点: (1 )黏着与蠕滑、摩擦力与黏着定律的概念。(2 )牵引力的分类、产生过程、黏着系数,黏着牵引力计算。(3 )动轮与钢轨间的黏着。难点: (1) 动车牵引特性。建议措施: 制作三威动画, 并设置参数可调节,进行分类、分速度等方式进行比较观察。(2 )动车牵引力的产生。建议措施:利用模型模拟现场环境,针对各个轮对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二) 电客车运行阻力 1 .教学内容: (1 )电客车运行阻力的概念、阻力的分类、阻力的单位。(2 )引起基本阻力的主要因素及各主要因素的。(3) 坡度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隧道附加阻力的概念。(4 )减少点客车阻力的措施。 2 .教学要求: (1) 熟悉列车运行阻力的定义, 列车阻力的分类及阻力的计量单位。(2) 了解基本阻力的产生原因,基本阻力的计算。(3) 了解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及隧道空气附加阻力产生的原因。(4) 熟悉减少点客车运行阻力的措施。 3 .教学重点、难点和深广度及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重点: (1) 基本阻力的产生原因,基本阻力的计算。(2) 车轮在钢轨上滚动所产生的列车运行阻力。(3) 车辆转向架上下心盘间和上下旁承间的摩擦。(4) 减少点客车运行阻力的措施。难点: (1) 基本阻力的产生原因, 基本阻力的计算。建议措施: 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分析好没个分力的构成,掌握计算方式。(2) 车轮在钢轨上滚动所产生的列车运行阻力。建议措施: 通过实物讲述车轮在钢轨上滚动过程的现象, 让学生们亲自推动轮对滚动去感受整个过程来验证。(三) 电客车制动力 1 .教学内容: (1) 制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的重要意义、电客车制动力的概念、制动方式。(2) 闸瓦制动力的产生和计算、动力制动力的产生和计算、制动力的传递。(3) 闸瓦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数, 制动滑行的原因、危害, 制动力的限制,自动防滑装置。(4 )轴制动率和停放制动。 2 .教学要求: (1 )了解制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的重要意义。(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应满足的条件。(3) 了解闸瓦摩擦系数和制动力限制, 动力制动力的产生和计算。 3 .教学重点、难点和深广度及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重点: (1) 闸瓦摩擦系数和制动力限制。(2) 动力制动力的产生和计算。难点: (1) 动力制动力的产生和计算。建议措施: 利用模具对动力制动产生的过程进行演示,了解整个制动过程,熟悉制动力的计算方式。(2) 闸瓦摩擦系数和制动力限制。建议措施:采用多媒体动画, 由浅入深的讲解系数的产生,便于同学们的理解和掌握。(四) 电客车运动方程式 1 .教学内容: (1) 合力、单位合力的概念。(2) 合力曲线图及其应用。(3 )列车加速力和速度的关系。(4 )轨道交通站间运行模式、轴功率的计算。 2 .教学要求: (1) 了解作用于列车的合力, 合力曲线图的制定及合力曲线图的应用。(2) 熟悉应用电客车运动方程式,牵引运行模式的选择。 3 .教学重点、难点和深广度及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重点: (1) 作用于列车的合力, 合力曲线图的制定及合力曲线图的应用。(2) 电客车运动方程式,牵引运行模式的选择,轴功率的应用。难点: 合力曲线图的制定。建议措施: 假设一定的工况、一定牵引级位、一定制动级位进行绘制。四、实践教学(一) 模拟地铁驾驶试验 1. 内容: 利用模拟驾驶室的功能, 感受不同级位的制动力或牵引力的大小。 2. 要求:(1) 完成模拟驾驶室的各项设备的检查, 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准备。(2) 启动模拟器,拉动手柄,置于不同级位,做好记录。 3 .学时: 2 序号实践项目学时备注 1 模拟测试牵引力及制动力的大小 2 总计 8 五、学时分配建议表序号课程
《列车牵引》、《列车操纵》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