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吸光光度法
概述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分析方法和仪器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吸光光度法的误差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精选ppt
吸光光度法:分子光谱分析法= b c
工作曲线法
(校准曲线)
朗伯-比尔定律的分析应用
0 c(mg/mL)
A
。 。 。 。
*
Ax
cx
精选ppt
标准比较法:
As = b cs (标准样品)
Ax = b cx (待测样品)
注意: 用比较法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应与待测
溶液的浓度相接近,且实验条件应相同。
五、吸光度的加和性与吸光度的测量
A = A1 + A2 + … +An
用参比溶液调T=100%(A=0),再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即消除了吸收池对光的吸收、反射,溶剂、试剂对光的吸收等。
精选ppt
17
方便、灵敏,但准确度差,常用于限界分析。
分析方法和仪器
一、目视比色法
观察方向
空白
c1
c2
c3
c4
精选ppt
18
二、光电比色法
光电比色计结构示意图
通过滤光片得一窄范围的光(几十nm)
精选ppt
滤光片
吸收滤光片:只允许指定的窄范围波长光通过,其他波长的光均被吸收。
选择滤光片的原则:
滤光片透光率最大的光是溶液吸收最大的光, 即滤光片的颜色与有色溶液的颜色互补。
精选ppt
三、 分光光度法和分光光度计
通过棱镜或光栅得到一束近似的单色光,
波长可调, 故选择性好, 准确度高。
光源
单色器
样品池
检测器
读出系统
精选ppt
21
常用光源
光源
波长范围(nm)
适用于
氢灯
185~375
紫外
氘灯
185~400
紫外
钨灯
320~2500
可见,近红外
卤钨灯
250~2000
紫外,可见,近红外
氙灯
180~1000
紫外、可见(荧光)
能斯特灯
1000~3500
红外
空心阴极灯
特有
原子光谱
激光光源
特有
各种谱学手段
精选ppt
氙灯
氢灯
钨灯
精选ppt
单色器
作用:产生单色光
常用的单色器:棱镜和光栅
样品池(比色皿)
厚度(光程): , 1, 2, 3, 5…cm
材质:玻璃比色皿--可见光区
石英比色皿--可见、紫外光区
精选ppt
检测器
作用:接收透射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检测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光二极管阵列
光电管分为红敏和紫敏,阴极表面涂银和氧化铯为红敏,适用625-1000nm波长;阴极表面涂锑和铯为紫敏,适用200-625nm波长
精选ppt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精选ppt
2)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型可以消除光源强度变化的影响。
比值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光束分裂器
精选ppt
27
多通道仪器(Multichannel Instruments)
光电二极管阵列(通常具有316个硅二极管)
photodiode arrays (PDAs)
同时测量200~820nm范围内的整个光谱, 比单个检测器快316倍,信噪比增加3161/2 倍.
3) 其他类型分光光度计
纤维光度计
将光度计放入样品中, 原位测量. 对环境和过程监测非常重要.
精选ppt
28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要求:
a. 选择性好
b. 灵敏度高 (ε>104)
c. 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
d. 化学性质稳定
e. 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l>60nm)
没有颜色的化合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再测定-- 显色反应
一、 显色反应
精选ppt
二、 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