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1-溴丁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
。
——洗涤、干燥、蒸馏等操作。
二、实,上层用10mL水洗,静置分层。
9.下层用5mL10%碳酸钠溶液洗,静置分层。
10.下层用10mL水洗,静置分层。
11.下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氯化钙干燥,加塞放置。时时振摇,至澄清透明为止。
12.将干燥好的粗产品石,装好蒸馏装置如图
1-溴丁烷倒入50mL圆底烧瓶(注意勿使氯化钙干燥剂掉入烧瓶中),加2粒沸
4-4,用小火加热,收集99~102℃馏分。产品量体积,回收,计算产率。
七、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1、加热回流
有机反应很多情况下是在溶剂、原料的沸腾温度或较高温度下进行的,为了防止溶剂、原料或产
物逸出反应体系引起损失、带来污染及不安全因素,常需要采用回流装置。常用的回流装置如图1-7
所示,其中图1-7(1)是一般的回流装置。若需要防潮,则可在冷凝管顶端装一氯化钙干燥管,如图1-7(2)所示。图1-7(3)是用于防潮并吸收有氯化氢、溴化氢或二氧化硫等气体产生和逸出的反应。
图1-7(4)是用于一边加料、一边进行回流的装置。图1-7(5)是用于滴加、回流过程中测定反应液温度的装置。
进行回流前,应选择合适的烧瓶,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2左右为宜。加热前,先在烧瓶中放
入沸石,以防暴沸。回流停止后要再进行加热,必须重新放入沸石。根据瓶内液体的沸腾温度,在140℃
以下采用球形冷凝管,高于140℃时应采用空气冷凝管。冷凝水不能开得太大,以免把橡皮管弹掉。加
热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水浴、油浴、电热套和石棉网直接加热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回流速度
的控制,通常以每秒1至2滴为宜,或者仔细观察蒸汽的高度,蒸汽高度通常以不超过冷凝管的1/3
高度为宜,否则因来不及冷凝,会在冷凝管中造成液泛,而导致液体冲出冷凝管。
(1)(2)(3)(4)(5)
图1-7常用的回流装置
2、有害气体吸收
在某些有机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和逸出有刺激性的、水溶性的气体(例如,在制对甲苯乙酮时会产
生大量氯化氢,在制正溴丁烷时会逸出溴化氢),这时,必须使用气体吸收装置来吸收这些气体,以免
污染实验室空气。常见的气体吸收装置见图1-6,其中图1-6(1)和图1-6(2)是用于吸收少量气体的装置。图1-6(1)中的漏斗口应略为倾斜,使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这样既能防止气体逸出,
又可防止水被倒吸至反应瓶中。图1-6(2)的玻璃管应略微离开水面,以防倒吸。有时为了使卤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能较完全地被吸收,可在水中加少些氢氧化钠。若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或逸出大量有害
气体,特别当气体逸出速度很快时,应使用图1-6(3)的装置。在图1-6(3)中,水自上端流下(可利用冷凝管流出的水),并在恒定的平面上从吸滤瓶支管溢出,
溴丁烷的制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