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一、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 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 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1] 二、自闭症儿童的口语障碍的类型: 1 .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 立即仿说( immediateecholalia ): 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 .延宕仿说( delayedecholalia ) :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 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 .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 .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 .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 .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 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 常使用“不”, 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 .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 很少发问: 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 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 .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 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 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3] 三、训练的步骤: (一)了解起点行为: 先简单测试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 如使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4] 。简易的听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动作的模仿能力, 几乎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因为透过这些模仿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对外界的认知发展, 有助于日后的语言训练。如果孩子已有说单字的能力时, 训练的重点则可放在说短句、表达需求上。(二)拟定学习目标: 了解儿童的起点行为与分析现有能力后, 要具体地列出他该增进的行为和该减少的行为,并让家长了解,配合共同教导。(三)实用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 不懂的举一反三, 要尽量通过实物帮着他们理解与获得有用的沟通技巧。所以在教导自闭儿语言训练时要以生活用语为优先。(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妈妈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 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 妈妈沮丧不已。如果这个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 她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所以在教学前必须先做能力分析, 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教。(五)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 自闭症儿童本来就有固定行为的特性,故在教导时应尽量多变化,不分时地给予机会教育。否则会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个东西, 离开该处就不知道了。例如在教孩子认识水时,要让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 水龙头流出来的也是水,水沟中的水也是水。(六)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 找出孩子的增强物(零食、饮料等) ,只要他达到该阶段的目标即予以增强。[5] 四、不同程度自闭症的教育要点[6] : 程度一无语言(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