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雷颖
Summary: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代表了儒学极大成就。通过了解朱熹的生平,掌握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发展阶段,把握朱熹关于“理”与“气”,“理”与“生生”等理学内容,从而更好的理,无论在理论层面或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理学的发展阶段
朱熹理学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大致历经了以下几阶段:
第一,北宋庆历年间,是其理学的开创阶段。周敦颐被朱熹推为理学开山,周敦颐虽然并不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但他为如何开辟出入佛道的正确道路
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以“太极图”为框架,融通了《易传》、《中庸》及佛、道思想,论述了儒家一系列重要范畴,其中“性与天道”成为理学讨论的重要主题。朱熹作《周子赞》曰:“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觉,孰开我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第二,熙宁前后,是其理学的奠基阶段。关学张载和洛学的程颢、程颐被视为理学的奠基者。主要是在“道体”之上,前者将“气”视为本体,后者则将“理”视为本体,并对“理”和“气”这对重要范畴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论述,奠定了追求“所以然”、“所当然”的重要基础。程颐提出两句口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朱熹对“进学则在致知”领悟深刻,格物穷理,终身信守不渝。在哲学伦理化和伦理哲学化两方面,三人充分阐述了伦理学的统一,提出了宋明理学的基本命题,性即理或天人合一,包含“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等内容。第三,南宋时期,是其理学的集大成阶段。理学在经历了北宋时期的发展之后,在南宋时期名家辈出,如:朱熹、吕祖谦、张拭三人被称作南宋三贤。尤其朱熹在以儒学为基础的同时,更吸收了佛家、道家及诸子之说中的优秀思想。他最推崇程颢和程颐,指出:“程夫子兄弟者出……续夫千载不传之绪”。他本人不仅丰富了哲学基本内容,并将其推向更宽泛的领域之内,详细辨析了其中的重要基本范畴,揭示其中存在的关系。由此推向了哲学的更高阶段。
三、理学的基本内容
从中国哲学发展史看,朱熹的哲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同时,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并吸收了佛家、道家及诸子之说中的优秀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朱熹将“理”这个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上升为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存在所依附的
最高实体,覆盖了包含哲学、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在继承古代哲学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哲学范畴。
“理”与“气”。这是朱熹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必稟此气,然后有形。”朱熹所阐述的理是形而上者,远早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他认为理是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基本准则。他又将理称为太极,认为理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气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位于理之后,是形而下者。气是有情、有状、可追溯的,且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是铸就世间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产生于理和质料二者的统一。朱熹提出理与气二者的关系是有主次之分的。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因为理生气并寓于气中,而气为客为后,则是属于第二性的。理气论是朱熹在吸收了周敦颐、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以及兼收佛、道各家思想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宏大哲学体系。其中的核心范畴正是“理”,或称“道”、“太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