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村行》诗词鉴赏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诗词鉴赏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悄悄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像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雪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便行走。野兴:指沉醉于山林美景,怡然得意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鉴赏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心情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尽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漂亮的大自然最能安排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终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慢慢溶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展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会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悠闲的神态、深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黄昏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悄悄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地相映成趣,更加显示出山村黄昏的寂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安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原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突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王禹偁《村行》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