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星星变奏曲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星星变奏曲》说课稿青铜峡市回民中学邬永祥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我将从 1 、说教材 2 、说学情及目标、 3 、说教法和学法、 4 、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经行解说。一,说教材《星星变奏曲》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 3 课。本单元所选择的内容都是诗歌,都选取寻常的事物,从而激起心灵之声的美文。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说学情及目标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 学生对现代诗有所了解, 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依据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的思想内涵; 2 ,通过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3 ,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教学重点: 1 、通过朗读了解内容,品读欣赏文章。 2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象三,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教法:指导朗读、合作探究、比较阅读。“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因此教这篇文章时, 要注意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我还打算用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诗歌的上下节本身就是对比。学法: 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准备引导学生用五步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让学生许“星”愿, 设计意图: 1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话语表达欲望。 2 、将学生的愿望与作者的美好向往联系起来进入本文的学习。(二)作者及背景介绍?江河, 原名于友泽, 1949 年生, 北京人, 1968 年高中毕业。 1980 年他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了社会的瞩目。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 1980 年, 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 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设计意图: 1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达到知人论事,知人解情。 2 、积累文学常识。 3 、初步了解这一流派的相关知识,增加文学常识的积累,拓展学生知识面。三、检查预习生字注音: 颤动()闪烁()朦

星星变奏曲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06 KB
  • 时间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