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气安装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 病.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德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试行)
目录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4. 墙体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5.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6. 楼地面渗漏水防治技术措施
7. 外墙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8. 门窗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9. 屋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0.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1. 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 总则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各环节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特制定本技术措施。
、扩建的住宅工程(含公寓、别墅)。
本技术措施是针对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状况,对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缝、渗漏水室内标高等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施工、监理、检测、监督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技术措施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参建各方主体应按各自责任和义务履行本《技术措施》规定。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列入审查内容。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计划,作为重点监督内容。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编制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监理细则。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
督促参建各方制定相关的通病防治方案和细则。
按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要求。
应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住宅设计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批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将通病内容列入验收项目之一。
在保修期内发生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建设单位负责查明责任,并组织有关责任方解决质量问题。
建设单位在做好一户一验收工作的前提下,应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制度。
设计单位
针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提出具体的设计措施。并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优化细化设计作法。
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作相应的设计交底。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
在开工前制定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方案。
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书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必要时,还须做相关检测。
应做好容易产生通病部位的技术交底工作。
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必须做好混凝土与砖混工程的结构实体检查和检测工作。
做好卫生间、屋面及易产生通病部位的蓄水试验等重要使用功能的检查工作
做好通病防治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总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
监理单位
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作有效的质量控制。
对容易产生通病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通病防治工作例会。
4 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设计
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最终沉降量必须控制在100mm以内,偏心距应当控制在15‰以内。
建筑变形(伸缩)缝或后浇带设置间距大于40m时,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如适当增加圈梁的截面高度及配筋)
砖混住宅构造要求:
1)顶层和底层应在窗台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2)斜屋面应在檐口处斜屋面板(面)下设

电气安装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 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