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
2
【先秦】主要诗人
屈原 宋玉
【两汉】主要诗人
枚乘 贾谊 司马相如 王逸 东方朔 朱穆 王褒 刘彻 班婕妤 赵壹 秦嘉 班彪 班昭 班固 扬雄 张衡 蔡邕 蔡琰 祢衡 曹操 孔融
【
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贾岛(779-843)
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字开始想用“推”,接着又想用“敲”,想来想去,定不下来,于是不停做着“推”和“敲”的手势,不觉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幸好坐在马车上的人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与他一起商讨,认为“敲”比“推”好。“推敲”一词由此而来。
张继
生卒年不详,字懿孙,今湖北襄樊人。中唐诗人。在江南一带做过盐铁判官和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写有不少旅游题咏诗,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风光。著有《张祠部诗集》。
张志和
生卒年不详,字子同,今浙江金华人。唐朝诗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擅长诗词,能作画、击鼓、吹笛。诗歌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
9
,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派。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来在苏州等地任刺史,晚年又入朝廷当官。在贬官期间,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他善于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语言生动,风格清新,在唐诗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
9
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曾经当过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于直言,得罪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在杭州、苏州等地当刺史。杭州西湖有一条白堤,相传是白居易任职期间所筑。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诗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
李绅(772-846)
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他与当时的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但他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同情心,在不少诗歌中流露出对百姓穷困生活的关心之情,这在封建社会当官者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杜牧(803-853)
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他主张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有感而发。他的诗写景抒情,清新生动,七绝尤其出色。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李商隐(约813-约858)
字义山,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统治集团里宗派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与当时对立的牛僧孺、牛德裕两派朋党都有关系,成了两派斗争的无辜牺牲者,因而内心感到非常苦闷。他写的许多诗都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心境。他的诗文字和音调很美,多用象征手法,浪漫色彩很浓。他的抒情
11
诗情调感伤,意境朦胧,对后代影响很大。
罗隐(833-910)
字昭谏,今浙江富阳人。唐朝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大动乱时代,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很不满,所以他的诗多为讽刺现实之作。他的诗中善于运用口语,民间流传颇广。
胡令能
生卒年、籍贯不详人。晚唐诗人。年青时当过木匠和铁匠,被人称为“胡钉铰”。后来信仰佛教,隐居福建莆田。他写的诗流传下来的仅四首。
宋朝主要诗人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著有《范文正公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改革,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自己也被贬职。他的诗立意新颖,讲究修辞技巧,喜欢用典故,好发议论。小诗语言精练,构思绝妙。著有《王临川集》。
欧阳修(1007-1073)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中国古代诗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