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子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研究.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子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孔子教育思想、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摘要】现今小学的教学越来与注重与孔子教学思想的融合,尤其是孔子有
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在小学中更为通用,许多小学已经以“六艺 孔子的教学内容-----六艺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
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
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
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
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
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孔子对这三个方
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
首位。道德和道德教育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
始尊为“经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
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
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
的训练。因为“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
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孔子的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
面的特点:
2 / 4孔子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
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
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为教学
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
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孔子偏重文事源于他的教学
目的,即培养政治管理人才,也源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再说,孔子毕竟
不是无所不知的全才、天才。所以,我们要求孔子教授学生自然科学知识不免有
些苛刻。
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
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
农业技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
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
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其四,重视思想品德。他教育学生要勤奋,吃苦耐劳,谦虚谨慎,少说多做,
勤俭爱民,廉洁公道,正值无私,诚实守信,深谋远虑,孝顺父母,尊重师长。
这些内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对当今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教育
学生做官要正品行。他说:“政

孔子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234 KB
  • 时间2022-07-02